艺人的风险评估,同样是品牌方必要的考察流程。曾经在与一位顶流合作时,陆心闷在办公室做了很细致的表格,除了带货能力、微信、微博指数等数据外,他们还会细致考察艺人过去有代言过哪些竞品,有哪些潜在的商业风险,过去有哪些负面舆论,未来可能会产生哪些风险。图源:新浪微博@肖战工作室
在所有信息评估通过之后,平台还会对艺人进行一段时间的考察。确认各方面都没有问题后,才会签订最终的合同。
而在合同当中,也会明确注明相关道德约束条款,比如因艺人个人问题造成形象大幅受损,并牵连到品牌形象和销量,艺人则需要赔偿品牌方所造成的实际损失。
那么,227事件中有过错的不是肖战本人,而是其粉丝,在这样的情况下,过错仍属于艺人本人吗?
陆心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他没有做好粉丝管理。所有的危机公关的本质上来说,都是在挑战网民包括社会的道德底线。所以肖战肯定要反思,他和团队平时为什么对粉丝没有任何的约束,并且让他们渐渐脱离了掌控;为什么他在事情发生后,没有第一时间疏导粉丝的情绪?他个人的形象的塑造,其实就是通过舆论和粉丝行为的反馈去建立的。"
粉丝管理,如今已经成为大部分流量明星的必备功课,很多艺人团队中,会有专门的职位负责与粉丝沟通,引导粉丝与艺人进行良性的互动。
陆心曾经在和一位顶流合作时,艺人方提出了明确要求,不允许在平台上针对艺人个人进行任何打榜行为,甚至连隐晦的爱心值、榜单排序都不可以。这样的要求,就是为了避免粉丝进行盲目无序地打榜竞争,从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而艺人一旦出了问题,品牌方的反应也会更加迅速。
"如果是涉及到道德底线的情况,品牌方会很果断地选择解约。但如果是一些未经确认的花边新闻,或者不太严重的形象受损,品牌方的形象和销量就不会受到很大牵连。我们可能就会短期隐藏一下他的物料,然后等风口过了再上架就行了。"结语
肖战227事件对于文娱产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此后,饭圈在互联网上收起了嚣张的气焰,在相关部门的管制下,他们不敢轻易起争执,更不再堂而皇之的打榜、做数据乃至集资。他们努力减弱自身的存在感,因为锋芒毕露带来的很可能是"无妄之灾"。
品牌、影视公司等上游产业对于"流量"二字也有了新的理解。他们知道,这些流量固然能带来令人咋舌的数字效益,但也能在一夜之间毁掉一个项目的诞生,而减少对于流量的依赖,专注产品与内容,回归本质,才是走向大众的不二途径吧。
当一切都不再唯流量论,艺人及其团队也应该加强对自身的审视。
这是一个对艺人从形象、内在、到历史黑点等方面有着全新要求的时代。一旦艺人不注重职业操守,不努力塑造正面形象,一味地沉浸在流量带来的红利中,就等于自毁前途。
命运的馈赠,早已暗中标好了价码,成名的道路上,艺人要做到的,不止要有演技,有能力,还有"洁身自好"。
新的时代,大红大紫的明星们并不一定就能成为"顶流"。
(文中,陈芸、赵季合、苏倩、张微、苏琪、余畅、柳七、蒋逸、段水、杜睿、陆心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