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放在港产片史上绝无仅有的待遇,但凡换个人都 hold 不住。
除了袁咏仪,我想不出其他人选。
作为当年港影的天降紫微星,袁咏仪的处女作就拿下金像奖的最佳新人,然后又连庄两年影后。
妥妥的天赋型选手。
她有的是实力。
如果你觉得她那些大爆作品的成功,仅仅是因为角色讨喜,那肉叔就来举一个稍微小众的例子,一部在她演艺生涯里不算出名的电影:
《我爱你》。
名字听着像小甜片,实则是一部爱情恐怖片。
袁咏仪在里面饰演了一个被出轨的妻子,可她始终想让丈夫再回到自己身边。
从结婚初期的甜蜜幸福,到陷入婚变的失魂落魄和绝望,再到最后以死相逼的崩溃和癫狂 ……
这个角色的变化,足以让你 get 到袁咏仪对演技的把控。
看到女儿被渣男前夫和小三带走时,她的心理防线彻底塌陷,这是疯狂前的死寂:
她拿着刀在天台上杀人,都到这种时候了,她对丈夫还不愿放手:
这种需要情绪释放的变态奇情片,稍有不慎就变成撒狗血。
但她把这个关键角色立住了,故事也就承托起来了。
原本,这个被逼疯的女性角色设定也不合理。
影片通过放大渣男和小三的坏,来让女主变得病态和极端。
角色的动机和逻辑,没有稳稳地立起来。
她已经走投无路,但到最后,她仍天真地讲起前夫在婚礼上的誓词。
我想再听一次
我请在座各位替我见证
我张信良愿意娶刘宝宝为我合法妻子 ……
当演员立住了角色,观众就不会为故事的 bug 继续追问。
所有人都被女主吸引住了,为她被婚姻伤得遍体鳞伤感到痛心和悲哀。
那一瞬间,她眼神里的绝望和脆弱,仿佛就在说:
如果不能和你在一起,那不如去死。
这样的爱比死还冷。
这份深爱却不被爱的偏执,谁看了不心疼?
这片子要是今天才上映,什么疯批美人、破碎感、神仙落泪的 tag,还轮得到那些面瘫小花?
在肉叔看来,靓靓在《我爱你》的表现更值得一尊影后。
说到这,或许开头那个问题你也有了答案。
袁咏仪为什么能合理化并不合理的角色?
自身气质可塑性强,外有演技加持,就调和了不少非常规的矛盾感。
说白了就是:
边界感弱,不容易受限。
尔冬升说袁咏仪拍苦情戏,她可以一喊 cut 就对着镜头扮鬼脸、讲笑话,做到完全抽离。
当一个天赋型选手能随意将自己揉搓成各种样子时,再不合理的角色她也能演活。
陈可辛当年就这么说过:
其实现在没有多少个女演员,能够像袁咏仪这么放去演一个角色。
那她模糊的边界感从何而来?
她不知道害怕。
不怕别人怎么看,也就放得开去成为任何人。
袁咏仪从小就被宠大。
出生在一个警察家庭,家里有九个警察。
身为警察的爸爸重女轻男,对她更是有求必应。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袁咏仪被保护得很好,加上生在正直的警察家庭,让她说话做事总是肆无忌惮。
小时候的她,是柴湾街的女版 " 陈浩南 ",横行霸道。
所以我在任何环境下,我都可以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