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白玉兰奖开办 20 余年里第二次男女主同时获奖,第一次是《金婚》中的张国立和蒋雯丽。
" 一点不焦虑不可能 "
殷桃挑剧本的原则之一是:
" 我喜欢有血、有肉、有筋骨的、丰富的角色,不是白莲花就好。我不喜欢那样的角色,因为我觉得她们不真实,我喜欢真实的人物。"
在这一点上,她早年其实有过一个彷徨的阶段。
《幸福像花儿一样》里的大梅,比起女主角杜鹃,是一个很现实、物质的角色。一开始,殷桃不愿意演,担心影响自己在观众心中的形象。
·《幸福像花儿一样》里,殷桃饰演大梅,孙俪饰演杜鹃。
导演高希希劝她:" 一个演员,你不要害怕不同类型的角色,角色没有好与坏,只要演得好,观众都是喜欢的。"
这番话直接影响了殷桃此后对角色的选择和塑造。
如今,她觉得 " 人物的小毛边是可以让角色更加鲜活真实的 "。
比如,演骆玉珠时,她既演出了很多角色招人喜欢的地方,也保留了很多她招人烦的毛病,因为 " 她没念过多少书,有短板,但她仍然是个有趣的人 "。
再比如,郑娟这个角色或许和当下流行的 " 酷、飒 " 不沾边,但殷桃觉得,在社会上干出一番事业的人生是有价值的,与爱的人相扶相持闯过一生难关的人生也是有价值的。
" 价值的定义始终不来自于跟他人的比较,而来自于自己。"
戏里戏外,殷桃的原则是相通的。
她曾凭一张动图登上热搜。图中的她,头发浓密,身材挺拔,42 岁看起来像 24 岁。
但 " 少女感爆棚 " 对她或许是最肤浅的夸赞。
她并不认同过分追求 " 少女感 " 的审美,甚至曾发微博质疑 " 女演员的魅力什么时候仅限于少女感了 "。
她拒绝随波逐流活在别人的评价中,而是 " 慢下来,去生活 ",过自己的生活。
她健身 ↓↓
看展 ↓↓
旅行 ↓↓
记录着自律带来的快乐点滴 ↓↓
当年龄焦虑、中年女演员困境近些年被反复提及,生在 1979 年尾的她坦言," 一点焦虑都没有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一种修行。"
她觉得," 演八十岁需要演技,但演十八岁需要勇气。"" 什么年龄的演员和角色,应该有那个阶段的美和魅力。"
而活在角色里的演员,魅力才是永恒的。
" 巩俐、张曼玉、刘嘉玲,今天的观众依然记得她们,是因为她们创作过很多优秀的作品。"
那也正是 " 不红 " 的殷桃一次次靠角色 " 翻红 " 的原始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