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武则天、念奴娇 …… 都是这个时期的角色。早期采访中,贾静雯还提过喜欢来内地拍戏,理由是内地通告少,能够专注剧本。不确定此话是否有恭维的成分,但台湾演员勇闯内娱,抛开那些有的没的,根本原因必然是有戏可拍,有角可演,有利可图。就这样晃晃荡荡了十几年,中间夹杂着被前任爆料隐私,被现任劈腿,结婚又离婚,抢孩子拉锯战,公开流泪讨要女儿等一系列破烂事儿 …… 等到拍《我们与恶的距离》时,她已经暌违台剧十五年之久。另一位台湾中女林心如,也是内地观众的老熟人。2006 年 11 月 31 日,林心如加入华谊,签约仪式无比盛大,新闻通稿的标题直接写:林心如加入华谊兄弟 " 一姐 " 之争。然而这场声势浩大的合作不到两年就悄然结束,期间林心如没有任何影视作品。坊间传闻,当时四旦双冰正打得火热,公司无心捧她,只安排广告、站台这些捞块钱的活,戏约则很少。不过双方都否认了不和传言,对外称是和平解约。出走华谊后,林心如选择自己开老板,一边在内地拍《倾世皇妃》、《秀丽江山》之类的古偶,一边在台湾拍《16 个夏天》这种怀旧剧,或是《我的妈妈》这款剧情片。2021 年 8 月 26 日,林心如工作室突然注销,一时间流言四起,经纪人回应 " 只是进行资源整合 "。直到现在,林心如还在一边当制片人一边拍戏。《华灯初上》豆瓣 8.1,还得到 Netflix 的青睐,属实名利双收。贾静雯和林心如先后回到台湾,事业没有就此沉寂,反而先后迎来第二春。这超乎了大多数人的预判。本想凑热闹看个笑话,结果眼看着人家蒸蒸日上,节节升高。心里难免有点酸溜溜的。但不得不承认,《我们与恶的距离》、《俗女养成记》、《华灯初上》这三部戏,的确不适合内地市场。要么被观众忽略,要么被投资方毙掉,要么被更高的叫停。其实明星选发展地,就跟普通人找工作一个道理。你愿意选一份薪资极其丰厚,躺平也能捞钱,但职业天花板肉眼可见的工作,还是另一份赚得没前一个多,但也能让你过上优渥的生活,同时职业发展前景比较好,只是工作比较累比较辛苦的?当然,这些都是个人选择,无关对错。但当大环境里中的大部分人都选了同一份工作,就能说明一些整体上的问题了。不是每一位台湾中年女演员都在拍好剧。比如陈乔恩,比《俗女养成记》女一号谢盈萱还大几个月,目前待在内地兢兢业业地拍烂片,上综艺。当然,她现在的重心是谈恋爱,对恋爱中人就别太严格了。再比如张钧甯,今年正好 40 岁,也在内地发展中。去年有一部搭档任嘉伦的缉毒剧,活生生拍成了耽改兄弟情。至于张钧甯为什么愿意接这部剧,可能实在无法拒绝对方给的价钱吧。还有一部《女心理师》,烂得太有名了,相信各位都有所耳闻,这里就不赘述了。她们和上面那几位,同样是台湾中年女演员,发展方向截然相反,作品质量亦云泥之别。道理很简单,台湾中女和内娱中女的差异,相比于演员的个体差异,更多的是环境的差异。台剧这两年精品爆发,是厚积薄发的结果。说来各位可能不信,于正版《神雕侠侣》当年在台湾还挺有热度的。2015 年,《武媚娘传奇》平均收视率 2.24%,是台湾年度收视冠军。于正版《神雕侠侣》收视率 1.68%,排行第六。那几年,大陆古装剧大量涌入台湾市场,并成功占据一定份额。原本风靡大陆的台剧反而有熄火之势。2011 年《我可能不会爱你之后》,台湾再也没有一部能够达到相同热度的影视剧。面对大陆市场来势汹汹的古装剧,台湾电视台开始思索对策,从过去的偶像剧逐渐转型为职业剧、生活剧、类型剧。结果我们都看到了,这个策略大获成功。不但让受挫的台湾影视行业重新振作起来,还诞生了很多口碑剧。除了以上提到的台剧之外,还有《想见你》、《荼蘼》等。回到开头的话题,袁泉让人觉得可惜,正是因为她缺的不是演技,不是态度,而是剧本、团队、搭档。换句话说,如果贾静雯不选择回台湾发展,或者她就是个内地人,那站在某综艺上,恳求各大制片人、各大导演给中年女演员一个机会的人,可能就是她了。讲一个冷知识,贾静雯和刘琳当年是同班同学。她俩都生于 1974 年,都在 1993 年考入北电表演班,只是后来贾静雯由于父亲生意失败,不得不回到台湾发展演艺事业。刘琳的能力,我们都有目共睹。不能说一定比贾静雯好,但肯定不必她差。她也塑造了很多经典女性角色,《父母爱情》的江德华,《知否》的大娘子,《隐秘的角落》的周春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