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好分工又如何?思佳、宇文看似关系和睦,实际上还是会存在问题。致使夫妻二人关系不和的原因,归根究底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矛盾。
思佳是唯理性主义者。在她的世界观中,一切都有标准,倘若家人、员工,乃至自己触及了这个尺度,她就会将其视为不合规矩。
作为沈彗星的上司,思佳告诫她:工作就是悲喜自渡,你学不会自渡,没有人会渡你过河。但她忘了,婚姻是二人乘一舟,需共同撑帆掌舵。
家庭、婚姻,需要情感去滋润,即使是运转的齿轮,也需要润滑剂。一味理性,会导致教条。这也是为什么再明确的分工,都不会解决情感陪伴的问题。因为对着感性说理性,那才是最大的不合理。
" 好夫妻 " 竟受了情感 PUA 的蛊
不相互强求,且给彼此留出充足空间,这样的婚姻还会存在问题吗?
《我们的婚姻》中的第三组夫妻,陆维斌(佟悦饰)与蒋静(曹曦文 饰),不仅是丧偶式教育,还是丧偶式婚姻。
如果说盛江川内心还有女儿,思佳还想着维持这个家,那么陆维斌则是个彻头彻尾的透明人,成天出差应酬,只剩下妻子蒋静无怨无悔地带孩子。
不过,蒋静倒也想得开: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家和事业只能二选一。
甚至还发出 " 老公老板论 " 的说辞:只有把老公当作老板,婚姻生活才会和谐。
这种夫妻关系虽说客观,但也太过客观,没了情感的黏着。距离产生美,可太遥远的距离,只会让一切失去控制,蒋静也只能眼巴巴看着丈夫出轨,无计可施。
继续逢场作戏,万万不能够;倘若离婚,签有婚前协议的她,不仅得不到房子、孩子,许久未上班的她也会失去职场竞争力。
即使发现丈夫不耻的行为,蒋静还在埋怨自己,认为自己的行为不够理智,不然还能维持着这个家的空壳。
这是完全被丈夫 PUA 的表现。被蒋静撞见跟小三在一起不清不楚,陆维斌还能反客为主,说那是逢场作戏。这便点出了婚姻问题中的两性矛盾。
《我们的婚姻》把其中两组家庭的争吵归结为一种不平等的两性关系。再直白点,即大男子主义直男癌患者的自以为是,践踏了女性本应在职场、家庭生活中拥有的权利。
" 事业不成功,是男人的原罪。" 按这一逻辑,家庭不成功,则是女人的墓碑。
一个家,不仅得有母亲的支撑,也得有父亲的付出;不仅得有由事业换来的物质基础,也得有情感方面的精神陪伴。而不是照着理性、约定俗成的活法,禁锢女性的权益和男性的思想。
与其呼吁男性多关心女性职场中的遭遇,不如让全社会对两性共同面临的问题加以审视。
本剧主打两性、职场等元素,但其背后还是留下了阶层的空白。相比于夫妻家庭间的矛盾,当今职场的不公还存在于一些剧中隐秘的角落。
故事虽然批判了男主外女主内、家庭分工不明晰、职场规则对女性的不友好等观念,但还是出现了沈彗星雇保姆的情节:中年女保姆得知书达理,不能是土包子(给孩子读书时说方言),也不能是小市民(带着孩子乱闯红灯)。
所以,《我们的婚姻》本质上还是在给都市白领女性争夺话语权,真正的女性公平(涉及年龄、身份等议题)则被抛在脑后。
女性找工作不难,真正难的是,年轻女性想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这种划分,势必会让公平(为新女性发声)看起来不那么公平(大婶们成了接受相夫教子思想的 " 老女人 ")。
国产两性剧,只是在为部分女性的都市梦正名。婚姻问题,成了那块真正的社会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