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生导师,不怕误人?
这样虚浮的建议,不怕误事?
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听完这三位的建议,你会选择哪一个。
不管哪一个,一定不会是谢娜的。
谢娜在节目中的无知言论,还有很多。
有一次,节目首次尝试户外直播。
何炅谢娜各分两组。
没有了何炅的谢娜,更显肤浅。
这次的听众,困扰于留在城市,还是回老家。
她在北京一大厂工作七年,后因各种压力,辞职回了老家。
本以为老家会轻松些。
但工作强度不减,工资还低了。
加上老家的房贷压力也大,整体下来,让她觉得更难受。
于是纠结要不要重新回到北京。
这是很多年轻人都会面临的困惑。
几位主播都在设身处地地替这位听众思考。
徐志胜先问出核心问题:当初决定回老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并以自身经历,现身说法。
于他而言,城市和家乡如何选择,首先考虑的是哪里更有发展。
他立志要做脱口秀,那便只能在一线城市,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市场。
明白自己要什么,才能知道做什么。
何广智这边,则是从心态上作解答。
他认为,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家乡,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自己的心态如何,因为在哪都会有烦恼。
城市的压力大,可以偶尔怀念家乡生活,当解压。
但如果天天怀念,其实就是在逃避。
两人的建议,都很有说服力。
能给听众带来更清晰的思考。
谢娜的则不同。
她照旧说了些万能公式一样的废话。
她的建议:听从内心的想法,我们无法给你正确的答案,一切决定在于你自己。
说了等于没说。
如果每个主播都像谢娜这样,这节目一期就能垮。
但这也不能怪她。
一个人,人生没有深度,视野没有广度,内心没有共情度,如何给予别人建议?
不可能的。
只会装模作样,矫揉造作。
这种假大空的心灵鸡汤,也对应着她肤浅的智识。
就如黄磊当年对她的吐槽:" 人生浅薄,缺乏厚度 "。
当时她不认。
然而,局中人不认。局外人门儿清。
谢娜,成于浅薄,败于浅薄。
谢娜的浅薄,从成为主持开始。
她大学主业是表演,刚出道那几年,在一些小剧组中打酱油。
有天,她跟张卫健一起参加《快乐大本营》。
其他嘉宾都稳稳当当,唯独谢娜人来疯,说着不过脑的话,做着不过脑的事。
虽然浅薄,但够热闹。
刚好《快本》正缺一个女主持。
何炅就看中了她的自来嗨,便引荐了她。
就此,她成为《快本》主持。
那时候,互联网还未兴起。
人们对电视综艺的好奇,多于审判。对嘻嘻哈哈的女主持,只图看个乐呵,不图她有什么真水平。
于是,大家渐渐包容了她的不足。
她的出圈,也源于那会的电视市场中,严肃过度,深沉有余。
少见谢娜这一款 " 傻大姐 " 式主持人。
浅薄倒成了优点。
她豁得出去。
扮丑、搞笑,
动则哈哈哈,
令场子一片闹腾。
靠着市场的稀缺性,谢娜在湖南主持人行列中,站稳了脚跟。
但她对主持,没多少专业认知。
能火,基本靠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