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红,来得容易。
幻灭也容易。
果然,轻易到来的成功,让她对自己,对主持,都缺少一定的清醒认知。
她看不起字正腔圆的表达方式,认为那是做作。
如果主持中途,提词器黑掉,专业的主持人要继续淡定地播下去。
她认为,这是编。
如果连线他人,突然断掉,要假装若无其事。
她认为,这是演。
总之一切她做不到的东西,她都睥睨视之。
她靠本能主持,不看台本。
自由发挥,讲到哪算哪。
陈赫在旁,吓得一脸冷汗。
花时间背的流程,全无用处。
台下导演只能请求搭裆,千方百计拉回来。
她说话做事,倾向于不过脑。
因为她就是这么火的。
她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天赋型主持人。
不需要努力,不需要技能,靠本能输出,就能秒杀一众同行。
但本能,是有限的。
她的搞笑 " 三板斧 ",观众很快看腻。
那些无脑言行,观众很快失去包容心。
这就注定,她上不了大台面。
就如同——
2019 年的跨年晚会,女排姑娘来临。
谢娜根本没让她们开口。自顾自地说:" 好高啊,我穿高跟鞋有没有可能跟你们站一起?"
郎平总算介绍完毕。谢娜又来了。
" 哎哟我的天啊,我小时候学那个排球,就是因为郎平教练。"
何炅有点无奈了," 对,好,那个,下一位。"
谢娜继续抢话," 后来,个太矮了。"
说完独自哈哈大笑。
同样的尴尬场面还有许多。
在《快乐男声》主持中,说了一整晚的烟花好美。
完全不顾还在介绍成员的曹颖。
熊琪半开玩笑地怼她。
说她的字典里没有端庄两个字。
谢娜听完,瞪大眼睛,满是怒火。
如今看来,熊琪的话,却是真理。
从首个粉丝破亿的艺人,变成知乎上被讨论了 5 亿多次的烦人精。
她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很招人烦。
但即便如此,她仍未想过做出改变。
谢娜的没落,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市场的变迁。
初代的综艺,观众要求不高。
只要能让我笑,就是一档好节目。
现在不一样了。
无厘头的笑,看后只给人一种空虚感。
观众开始想要更智慧、更有沉淀、更能共情的快乐。
脱口秀、吐槽大会、相声类的综艺,相应成为新兴的下饭综艺。
这些节目不仅制造了快乐,还输出了独特的价值观。
但谢娜除了笑,
没有心,
也没有观念。
当年湖南卫视专门为她弄了一个输出型节目,《娜就这么说》。
有个环节叫娜些私房话,她模仿金星、董卿等主持人,谈些有深度的话题。
但实际效果比她大笑更尴尬。
问的问题毫无质量。
都是诸如 " 你什么情况下会哭?"
" 你熬夜喜欢做什么?"
" 你喜欢怎样的礼物?"
......
少儿频道都比这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