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里,为了把女儿留在自己身边,贾静雯成了圈内的透明人。
拍过一些连她自己都不记得的戏,也在别人的主场打打酱油。
直到 14 年与修杰楷相恋后,40 岁的贾静雯才得以从家庭中抽身,主演了一部电影——《不能说的夏天》。
曾经大好的星途,终于在十年沉寂后有了起色。事过境迁后回望走过的路、吃过的苦,贾静雯却说:
因为我真的很爱我的孩子
不会用 " 遗憾 " 去评论那段人生
她们都曾被家庭束缚了翅膀。
但高圆圆的不甘,贾静雯没有。
或许是俩人太低调,很多人都不知道她们私下一直是好友。在《不能说的夏天》北京发布会那天,高圆圆特地到场为贾静雯助阵。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年
只要我有任何的事情
圆圆第一时间都会在我身边
她们都是天秤座;
她们都是在家庭观念上比较传统的女性;
她们有相似的人生经历,她们身上都有从容应对苦难的韧劲 ……
两人身上能数出很多共同点,但维持这段友谊的,或许恰恰相反:是她们的不同之处,让两人得以互补。
贾静雯和高圆圆像是扑克牌里两种花色的 Queen。
看上去相似,但性格底色并不相同。
双面人生
曾被问及最喜欢哪部戏的角色,贾静雯和高圆圆不约而同地回答:
《倚天屠龙记》。
贾静雯喜欢赵敏,因为赵敏就像她自己——
美貌之外,更有谋略和气魄。
生活里的贾静雯,是个不动声色的狠人。在她身上,始终能看见从泥泞中站立的勇气。
1993 年,贾静雯考上北京电影学院。还没读到大二,就因为父亲破产不得不缀学,回家为父还债。
其实,从广告女孩开始,贾静雯就认定自己将来要成为一名演员。
求学受挫后,她没气馁。
学不到老师传授的理论知识,她就在工作中汲取实战经验。
同样,后来不幸的婚姻把她的事业摧毁,她也相信总有拨云见日的一天,干脆就用照顾女儿的赋闲日子,进行自我增值。
正因如此,当《与恶》的制作人找到她时,她才能以 " 我就想跟以往不一样 " 的底气,把机会牢牢抓在手中。
一路走来的颠簸,都被她化作蜕变的养分。
这些养分,滋养了《与恶》里失去儿子的偏执母亲宋乔安,滋养了《瀑布》里婚变后患上思觉失调的单亲妈妈罗品文。
曾经的伤痛令贾静雯丰盈,同时,也丰富了那些被她赋予生命的角色。
镜头的这一边,是朝目标步步迈进的贾静雯;镜头的另一边,却是总想后退的高圆圆。
打一开始,高圆圆就不想做演员。
这个念头在她拍第一部电影《爱情麻辣烫》的时候就出现了。
导演告诉她:你尽量别演。
翻译一下,就是:站在那展示你的青春和美丽就行了。
高圆圆觉得拍戏好没意思,因此高中毕业后就报考了公关文秘专业,没有打算在演员这条路上走下去。
当时,她根本没想到成名来得如此之快。
这条路即便她不想走,也没有回头路了。
误打误撞地,不想做演员的高圆圆,要学习怎样去做一名演员。
她一度无法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在她看来,自己除了形象适合,作为一个演员该有的技能都没有。
转变是在《倚天屠龙记》后发生的。
高圆圆之所以喜欢周芷若,是因为周芷若身上有她渴望得到的性格特质——
对抗困境的主动性。
从那时起,她开始想摆脱被动的状态,把事业的方向盘握在自己手中。比如,挑战有突破性的角色。
这是她后来接下《南京!南京!》的原因。
先不论观众有没有看见她的突破,对高圆圆来说,这一次挑战就像镜子般让她照见了自己演技的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