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家》中,母亲与多年未见的儿子生活在一起,就有一些生活上的不适应,如儿子洗完澡,半裸着身子出现在母亲面前,这种尴尬的处境在 " 破镜重圆 " 的单亲家庭中极为真实。
然而,之后的剧情仍回到了爱人得病、自己的儿子与现任恋人的女儿谈恋爱之类的俗套、狗血剧情中。
另外,一些看似现实的话题剧,掩盖了原本的生活气息。全职妈妈重返职场,反遭霸凌,家庭与职业让她焦头烂额,这样的话题全都出现在《我们的婚姻》中,但本剧却缺少一种生活质感。
徐皓峰曾在影评集《刀与星辰》中如此评价武侠片:" 大多数影片的性质和现今大片一样,不是叙事电影,是晚会。晚会没有价值观,只有口号,‘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和‘给您拜年了’性质一样。一个故事的核心是辨析价值观,一个晚会的核心是凑场面和凑名角。"
放在中偶剧中也是一样。观众需要去看见,而不是听见。生活的智慧不是说出来的,而是靠一些生活细节堆积起来的,最后再加以总结。
拿最近上映的电影《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举例,片中的日本夫妇经常去一家中华料理店吃饭,店长会每人送一份杏仁豆腐,老妇人也总给老先生夹出拉面里的豆芽,怕他牙口不好。
之后,老夫人离世,老先生再次光顾。同样的杏仁豆腐,同样是夹豆芽的行为,同样在饭前说一句 " 我开动了 ",但却心生悲凉。物是人非,没了陪伴,仅场景对比,没有多余的感叹,其情感不比角色哭天抢地来得深情吗?
对人生有一定阅历的中年人,有恋爱的权利,但这种恋爱流程并非一定要遵循年轻人的浪漫与激烈。
它可以是过尽千帆的淡然,也可以是心照不宣的默契,抑或是貌合神离的寂静。
感叹一句:中年人都不惑了,为什么我们的中偶剧却这么迷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