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还是阻挡不了俱乐部成为众矢之的。
在当地教育部门介入后,准备将一批孩子带走。
谈及此事,恩波一度失控,掩面哭泣。
被带走的孩子中,有些是他认为非常好的苗子:
「估计吧,是留不住了。」
不过。
好在这件事的影响力足够大,引起了当地多个部门的高度重视,这才避免了潦草收场的局面。
2017 年底,事件又迎来了后续。
阿坝州体校选择与俱乐部联合办学。
让俱乐部接受孩子的渠道变得正规化,合法化。
避免了法律层面不正当的监护关系。
并且在训练的同时,可以完成义务教育。
最终可以说是因祸得福。
事件前后持续了半年左右。
这应该是最好的结局。
「凉山格斗孤儿事件」暂告一段落。
但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
而如何拍出事件背后的这些问题,才是电影《八角笼中》最大的挑战。
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源头的那则视频。
从传播角度来看,这个事件充满了太多的爆点。
媒体在报道时做不到全面客观。
而是为了流量,刻意煽动情绪,引导舆论风向。
视频对综合格斗的展现,选用大量血腥的特写,跟这些稚嫩的孩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再通过后期剪辑,只保留了孩子们口中「害怕」「辛苦」「累」的部分发言。
以此制造出孩子们被俱乐部剥削压榨的残忍景象。
从而直接导致很多孩子被迫离开俱乐部。
鱼叔在开头就说了,这种「无良媒体引导舆论」的乱象至今仍然存在。
就举一个最近的例子。
此前的「刘学州事件」,便是媒体错误引导、引发网暴,成为压垮少年的最后一根稻草。
媒体助纣为虐,舆论见血封喉。
时至今日,依旧人人自危。
其次是那些被强行带走的孩子们。
让他们回到山里就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吗?
在进入俱乐部之前,小伍只上了一个月的学。
辍学后在家只能干农活,洗衣做饭。
妈妈因为吸毒去世,临终前告诫小伍千万别吸毒。
阿杰五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在家也只能干农活。
凉山这样的贫困地区,又存在毒品问题。
在当年的客观条件下,回到几近荒蛮的凉山,反倒更容易误入歧途。
所以。
把孩子们带走到底是在解决问题,还只是为了平息舆论?
俱乐部的人员说了这样的担忧:
「不要再像两年前那样,把他们像皮球一样踢到某个地方,你们就不管不闻不问。真正意义上的带回去是让他们成才。」
事件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
那些高高在上的冷眼看客。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礼杀人。」
在视频发布后,他们在网络上呼吁解救「格斗孤儿」。
假借正义之名,却可能断送了孩子们改变命运的出路。
以他人生活的破碎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道德优越。
让孩子们成了「平庸之恶」的受害者。
这种情况和电影《弱点》里的情节如出一辙。
无家可归的黑人男孩迈克,被一个善良的家庭收养。
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橄榄球运动员,被全美各所高校争抢。
一位联邦探员对此展开了调查。
探员认为,这个家庭收养迈克,只是看中了迈克的运动天赋。
然后想把他送进自己的母校,为母校争光。
探员担心开了这个先例,会出现更多类似的收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