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女导演们正在好莱坞崛起。
有人当上了皮克斯第一位华人女导演,29 岁就登上好莱坞领奖台。
有人获得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300 万美元成本拿下 2000 万美元票房。
还有人先在圣丹斯电影节崭露头角,接着合作 DC 拍超级英雄。
掰着手指头一数,这短短三四年,居然爆发了 6 位华人女导演。
逐梦好莱坞不是一件容易事,对华人女性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但这届姐姐们还真做到了我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石之予,2019 年凭借《包宝宝》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当时的她才 29 岁,是皮克斯最年轻的导演。
近期新作《青春变形记》刚一上线,烂番茄开分 95%,豆瓣评分 8.2,口碑这块儿拿捏得死死的。
石之予的成功离不开从小到大受到的良好教育。
她的父亲石砳在中国、加拿大两国高校教美术,还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外聘老师。
母亲则是多伦多大学的教育学博士,从小就各种鸡娃。
石之予也自己鸡自己,从初二爱上动画开始,就没完没了地画画。
还会被父亲催着休息:幺儿,11 点了哦,该睡觉了!
" 卷王 " 石之予上大学前画完了整整十四五个素描本。
大学毕业后,顺利入职皮克斯。
成为这家动画大厂自 1986 年开张以来的第一位女导演。
和石之予一样,这批华人女导演基本人人都是学霸。
要么名校出身,要么硕士学历,要么名校出身+硕士学历。
比如同样在奥斯卡崭露头角的宋思琪。
先在中央美术学院学动画,然后去加州艺术学院攻读实验动画硕士。
2018 年还拿过莱卡动画奖学金,业务能力得到了业内认可。
被奥斯卡提名最佳动画短片的《妹妹》,其实是宋思琪在加州艺术学院的毕业作品。
抑或是《海上浮城》的导演阎羽茜。
本科就读于大名鼎鼎的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就进了《华尔街日报》,负责艺术和娱乐板块。
正是这段经历,让她认识了很多纽约的优秀电影人,并对电影产生兴趣。
当时纽约大学正好推出双学位项目,阎羽茜就一边在纽约大学的斯特恩商学院进修 MBA,一边在帝势艺术学院攻读 MFA。
《海上浮城》的剧本就是她读研期间写好的。
等到拍摄这部戏时,新人导演阎羽茜面对老演员邬君梅也丝毫不怯场。
每次喊卡后,她会提更多的要求,然后再来一条、再来一条 ……
有时候一场戏连拍 24 条,久经沙场的邬君梅都被 " 彻底激发了创作欲望 "。
阎羽茜第一次自编自导的《海上浮城》,就在圣丹斯电影节提名评审团大奖。
她借此声名鹊起,接下 DC 抛来的橄榄枝,执导《猛禽小队和哈莉 · 奎茵》。
宋思琪从小到大学艺术,工作后之后才发现动画行业不怎么赚钱。
但她还是继续搞动画,拍片子," 只要这事儿有意思就行 "。
这种洒脱不是普普通通的家庭就能担负起的。
和宋思琪一样,这批华人女导演大多出身中产移民家庭。
良好的经济基础让她们能更加自由地拍电影,搞艺术。
当然也有靠自己赚钱的。
《真心半解》的导演伍思薇是计算机博士,原本在硅谷当软件设计,收入不菲。
因公司业务调整,部门工作变得清闲。
伍思薇不愿意闲着,就报了个西雅图大学的电影剧本创作班,打算搞个副业玩玩。
结果第一部电影《面子》就备受好评。
不仅在好莱坞艺术影院赢得了口碑,而且获得了 2005 年金马奖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女一号杨雅慧还提名影后。
这部片子还拉到了大名鼎鼎的威尔 · 史密斯当制片。
因为很喜欢这个故事,威尔 · 史密斯自掏腰包 200 万美元投资这部电影。
《面子》是一部讲女同性恋的电影,取材于伍思薇向母亲出柜的真实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