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日,由罗伯特 · 帕丁森主演的《新蝙蝠侠》终于上映。
这也就意味着他在 2019 年立下的 flag 要来个验证了:
" 如果蝙蝠侠拍砸了,我就下海演色情片,艺术的那种。"
结果电影一上,帕丁森又变回了那个满嘴跑火车的幽默段子手。
呵!看来计划是要搁浅了。
依稀记得,当 DC 宣布蝙蝠侠由帕丁森来出演时,帕丁森得到的是全网的质疑与嘲讽,认为他无法胜任蝙蝠侠这个角色。
结果电影一看,面具一摘,帕丁森早就已经完全不是我们当初所认识的 " 嫩牛五方 " 了:
" 电影的每一帧都在展示他的帅 "
" 失败就下海?有点想看 "
" 有趣不装逼,有血有肉,有意思 "
男人老了有魅力,还真是有那么一点说法的。
* 无剧透情节,请放心食用。
帕丁森版蝙蝠侠,真的失败吗?
自从 1939 年蝙蝠侠在《侦探漫画》首次亮相后,就已经被翻拍成无数部电影。
蝙蝠侠最重要的成长节点在各电影中其实并没有什么变化,就是在哥谭市的犯罪巷中,布鲁斯 · 韦恩的父母被双双杀害。
年幼的布鲁斯看着至亲倒在血泊中,决意要和罪恶势力做斗争。
如果想看过往那些超级英雄满屏炫酷特效的观众,那《新蝙蝠侠》恐怕要让你失望了。
罗伯特 · 帕丁森版本的蝙蝠侠背景是布鲁斯 · 韦恩作为蝙蝠侠当街头义警的第二年,故事中也重现了两个 90 年代电影中最奇特的反派角色,企鹅人和谜语人。
因为谜语人的出现,新蝙蝠侠融入了大量的悬疑和推理,让蝙蝠侠回归了他的侦探身份,这也是最原始的侦探漫画。
蝙蝠侠在本部电影中,他并非像在其他版本那样花花公子。
帕丁森版的蝙蝠侠更像是一个平凡人当中的怪人。
哥谭市还是一如既往地黑暗且阴郁,年轻时的蝙蝠侠,充满愤怒与绝望,因此前半段的蝙蝠侠被复仇的执念所驱动,拳头和恐惧就是他最有力的武器。
换言之就是:别让我看到罪恶,不然我就往死里打。
" 当那束光照亮夜空,它不仅是信号,更是一个警告。"
黑暗是哥谭市的底色,在回归侦探的主题之下,蝙蝠侠更像是其中的元素。
悲伤与苦难充斥这蝙蝠侠,在双重身份的迷失下,帕丁森需要展现一切事物皆有根据,皆可信的,因此也收起了一些超级英雄的色彩。
虽然家族的秘史使蝙蝠侠产生不断地产生自我怀疑,过往所建立的价值信念也在逐渐被瓦解。
但电影后半段的主旨还是在阐述复仇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被复仇与愤怒填满,试图用恐惧来震慑罪恶的蝙蝠侠,并非是大众认识的那个黑暗骑士。
在部分观众看来,现在的蝙蝠侠是狂妄的,不成立的,甚至有点像蝙蝠侠版的小丑。
这也是帕丁森版蝙蝠侠最受争议且会很容易让人产生反感的地方。
但蝉主在《新蝙蝠侠》看到的,是蝙蝠侠的成长转变,他要面对心中的仇恨,经历信仰的崩塌,同时还需要找回自我。
电影收起了蝙蝠侠传奇色彩的同时,也去除了一些泛娱乐化的东西,展现的是很本质的蝙蝠侠精神。
这也是为什么《新蝙蝠侠》会告诉你:这是你之前绝未看到过的蝙蝠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