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嘉辉很兴奋,去美国接受了两年的音乐培训。
和黄霑顾嘉辉不同,1962年夏天,17岁的罗文刚只身来到香港,想闯出一片天地。
罗文的妈妈是个粤剧迷,常常带着他们去看大戏。六七岁时,罗文就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天赋,每次回到家,罗文会模仿戏里大佬倌的动作、唱法,表现得很有兴趣。
初中毕业后,罗文一心想报读粤剧学校,校方却以超龄为由拒绝了他,罗文很受打击。
那几年,罗文的妈妈患了鼻咽癌,很难医治。在亲戚的建议下,罗文决定去香港发展,他以家人病重,要到香港买药为由申请到港。
罗文到香港没多久,母亲就去世了。得知消息,罗文毅然退了回广州的票。
1963年,黄霑从港大毕业,去培圣中学教中文和《圣经》,后来回想,黄霑连称荒谬,他想不通天天骂三字经的自己怎么还去教书了。
教了一阵书,黄霑觉得不适合自己,又不知道该干嘛。一天,黄霑去喝同学喜酒,和同学聊了起来,听闻黄霑的烦恼,同学说:"我在的广告公司招人,你要不要试试?"黄霑听后犯了难,但还是决定试试,没想到竟然应聘成功。
进入广告业的黄霑混得如鱼得水,一干就干了二十三年。
任职两年后,黄霑得到去英国进修的机会,去英国前,1967年,黄霑和华娃结婚了。坊间传闻两人相识的过程:一次,黄霑当鼓手,恰好是给华娃伴奏,两人就这样看对了眼。
中学时,两人不同校,但华娃的同学间一直流传着一段佳话:每天落日时,有位抱着吉他的少年出现在窗口,唱着歌,像是一只手, 紧紧地握着,华娃的心也被拉进了黄霑甜蜜的歌声里。
结婚时,黄霑和华娃已经交往7年,开始彼此父母都不同意,直到黄霑出国,才算同意。新婚夜,黄霑说:"今生我定不负你。"
1967年,黄霑写了第一首"处男作"《谜》——"既然是天意要我俩相遇,为什么分,为什么离"。
如今看,这两句仿佛日后的谶语。
1968年,他们的长子出生,同年,黄霑写了第一首商业发行歌曲《忘记他》,邓丽君演唱后火遍大江南北,后来黄霑在采访中回忆说:"我最喜欢的歌曲就是《忘记他》,这是邓丽君坟前十首歌曲中唯一一首广东歌,我很自豪。"
这段时间,顾嘉辉学成归来,加入无线电台,整个60年代,都在为无线电台、嘉禾影业两大公司的电视电影配乐。
在这期间,顾嘉辉创作了《万华迎春》、《何日君再来》和《秋霞》,凭借这三首曲子,三次斩获了台湾金马奖最佳音乐奖项。
顾嘉辉的音乐,具有中国古典韵味,同时也不忘融合西洋的曲风和电子音乐,很受欢迎。
此时,黄霑的主业仍然是广告,那句著名的"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的广告词就出自他的手笔,成为首位获得美国广告界最高荣誉"基奥奖"的香港人。
但黄霑想做的不止于此,上班时,他时常拿着一个笔记本,记录突然迸发的灵感,有空就填词。
70年代后,香港电影行业蓬勃发展,黄霑也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契机。
1972年,顾嘉辉为舞台剧《白娘娘》谱写主题曲《爱你变成害你》,邀请好友黄霑作词。虽然歌曲不太出名,但这是"辉黄"二人组的第一次合作。
此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辉黄"组合创作出一系列广为流传的佳作,撑起香港歌坛的半壁江山。
黄霑和顾嘉辉在音乐领域开始合作时,那几年,罗文也和朋友组建了一支乐队。当时,"The beatles"(披头士乐队)风靡全球,留着披头士蘑菇头的罗文也因此得了个绰号,"Beatles仔"(小披头士)。
随着乐队名气的增大,罗文在圈内变得小有名气,和"肥姐"沈殿霞一起组成"情侣合唱团",去东南亚演出时备受追捧。1973年,沈殿霞想去学喜剧,于是解散了和罗文的组合,罗文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朋友说:"你去日本学艺吧。"
罗文觉得这条路可行,于是去日本发展,1975年,罗文参加"全日本歌谣选手比赛",拿下冠军,成为该奖项上第一位非日本籍歌手。
此时的香港乐坛,和60年代相比,早已有了变化,之前粤语歌曲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如今逐渐被认可。
黄霑和顾嘉辉也想合作粤语歌,为电视剧《家变》写了同名主题曲,谁来唱还没敲定。之前,罗文已经唱过顾嘉辉的《明日天涯》,黄霑也喜欢罗文,但一直没机会合作。顾嘉辉邀请罗文唱《家变》,罗文同意。
罗文录音时,黄霑很担心,去录音室视察,听完罗文的演绎后,黄霑高兴地直拍手掌,这是"铁三角"最初的相遇,罗文凭借《家变》征服了黄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