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宽容的粉丝,也只能给出一句:不能以常规电视剧的标准看待,除了笑不出来,没什么毛病……
没有像《赘婿》《扬名立万》那样过硬的剧本和团队,再加上大部分人都没经过专业演技培训。
可以说,德云社目前的自主拍摄的电视剧,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粉丝自嗨阶段。
除了影视综艺,郭德纲还带着徒弟进军话剧界,《窝头会馆》即将于月底开演。
《窝头会馆》原是由何冰、宋丹丹、濮存昕、杨立新、徐帆等人主演,是北京人艺为献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推出的作品,在剧本质量上非常有保障。
新编版本除了郭德纲于谦外,还有栾云平、曹鹤阳、张九龄、杨九郎等人。
刚开票,就有人吐槽票价太贵。
2019年演出的人艺版,最高票价880,最低票价80,学生票只有40。
而郭德纲版的《窝头会馆》最高价要1688。
原版演员阵容,算得上国内演员配置的天花板。
而郭德纲带领一群话剧新人,票价居然比原版贵出了一倍,很难不让人觉得有割韭菜之嫌。
受制于疫情影响,相声演员跑去拍戏演话剧,家大业大总要混口饭吃。
但当疫情结束后,德云社的演员们就能安下心来搞创作,一门心思发展相声事业么?
今年各大卫视的晚会,由于种种原因,不见德云社的身影,反倒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选手成了香饽饽。
对大部分观众来说,搞笑是一种诉求,不必拘泥于形式。
融合了素描喜剧、音乐剧甚至舶来的漫才形式,给了喜剧更自由发挥的空间,创作的内容延展也更为宽阔。
另一边,近两年脱口秀发展的速度也很快。
紧跟社会话题,也让脱口秀段子能在年轻人中迅速传播开来。
而相对来说,相声的发展反倒陷入停滞。
记得有人问过郭德纲,为什么现在相声不好笑了?郭德纲大意是说:一方面是相声作为草根艺术,一些内容能在小剧场演,却不适合类似春晚这样的场合。
大环境对"冒犯"的容忍程度降低,包袱早已陈旧,大众更想看的是内容的创新,而非在台上蹦迪这样流于表面的"改革"。
另一方面,在人员的选拔上,很多人是在其他行业混不下去,才去说相声。
而粉圈文化入侵,相声流量爱豆的诞生,导致他们与唱跳爱豆殊途同归地演电视剧电影,上真人秀,以最快的速度积攒人气赚一笔……很可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投奔德云社,那些真正喜欢相声文化,肯在相声上下苦功的人会越来越少。
有人说,德云社现在像是网红培养公司,百年相声今朝就是转折。但客观讲,如果没有德云社,当年相声的状况并不会比现在强。传统相声的失势,已成定局。
但在郭德纲后,谁能扛过相声大旗?成了最大的问题。千言万语,别让相声最终沦为踏入娱乐圈的跳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