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于和伟还遇到了自己的爱情,结识了妻子宋林静。
同出生贫寒家庭的于和伟不同,宋林静的家境要优越很多。
她的父母都是老师,所以从小就是一个知书达理又心地善良的姑娘。
1991年,抚顺话剧团开始招了一批新生,其中就有宋林静。
宋林静身材高挑,长相出众,成为了剧团里的舞蹈演员。
漂亮而优秀的宋林静,身边爱慕者很多,其中就有于和伟。
于和伟第一眼见到宋林静,就深深被吸引了,内心也开始蠢蠢欲动。
为了能够和宋林静相识,于和伟故意制造偶遇的机会,就为了能够和她搭上话。
"既然她也在剧团的宿舍里住,那我蹲在门口总有能见到她的机会。"
除了在学校里主动搭讪宋林静,于和伟还会经常制造机会送她回家。
一来二去,宋林静对于和伟没有了防备之心,两人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成为了朋友后,两人才有了成为恋人的机会。
宋林静打听到于和伟家里贫困,心里不但没有一丝嫌弃,反而默默帮助他。
那时候,于和伟的母亲靠卖烤白薯为生,宋林静经常去买卖烤白薯,每一次都买好几个。
于和伟母亲记得很清楚,宋林静一共买了61个烤白薯,每一次都笑容满面。
这件事让于和伟的母亲记在了心里,她也对宋林静印象深刻,内心充满了好感。
母亲还把这件事告诉了于和伟,并且夸赞宋林静是一个好姑娘。
"我记得很清楚,那个姑娘一共买走了我61个烤白薯。她说话细声细气,脸上总带着微笑,一看就是个好人家的女孩。"
于和伟经过母亲的描述,心里第一个想起的人便是宋林静,这让他心里非常感动。
宋林静对于和伟说:"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帮帮你妈妈。"
如此善良的宋林静,让于和伟更加爱慕,同样也充满了自卑和犹豫。
于和伟觉得自己配不上宋林静,但宋林静却并不这样想。
她觉得于和伟是一个有上进心,有才华和担当的人,没有一丝瞧不起他。
终于,于和伟鼓起了勇气向宋林静表白。
"我家虽然很穷,但我有上进心,愿意为你去奋斗,你能接受我吗?"
就这样,两人如愿走到了一起,至此携手共患难。
不过,宋林静的母亲并不同意她和于和伟在一起,担心女儿跟着他受苦。
宋林静性格倔强,认定了要嫁给于和伟,为此不惜和父母吵了一架。
两人谈起了恋爱后,于和伟又有了新的人生目标。
1992年,于和伟准备放弃剧团的工作,去报考上海戏剧学院,继续深造自己。
可是这个时候,难题再次摆在了他的面前。
对于他这样贫苦的家庭,话剧团的工作是"铁饭碗",稳定又踏实,还能赚钱贴补家里。
所以母亲并不想要他继续折腾,对他的决定坚决反对。
最主要的是,母亲担心没了工作,还要继续去读四年书,学费根本承担不起。
这个决定让母亲非常反对,她不想让儿子轻易放弃剧团的工作,而且也没有钱供他上大学。
就在于和伟处于进退两难的时候,他的小姐姐站了出来,全力支持他考大学。
小姐姐对于和伟说:"咱家还没出过大学生,好不容易要出来一个,我砸锅卖铁也得供你"。
小姐姐的一番话让犹豫不决的于和伟吃了一颗定心丸,安心报考上海戏剧学院。
之后,小姐姐把儿子的钢琴给卖掉了,卖了4000块钱全部拿给于和伟上学用。
"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家里条件困难,真是考上大学了,在上海学费,那时候学杂费加住宿费一年七百多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