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现在的配音演员可太难了。
要么活干多了,被骂听腻了。
要么沦为演员甩锅和拉踩的对象。
除了番位、戏份之争,配音甚至已经成为娱乐圈粉丝互撕的重头戏——
演员粉丝和配音演员粉丝的互撕。
前阵子扑得没啥水花的《镜双城》,完结后却突然搅起了一波风浪——
男主李易峰的配音被指不贴脸。
逐渐演变成 " 配音徒有声线,没有感情,不如哥哥原音 "" 啥水平,敢质疑老牌配音业务能力?" 的混乱骂战。
极端些的,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
比起屡见不鲜、让人不知该气还是该笑的粉圈骂战。
更值得关注的,是流水的骂战中,铁打的配音演员。
为何如今撑起影视剧半边天的配音,频频被骂?
" 甩锅 " 无疑是骂配音的根本原因。
看最典型的骂名——
演员演技有问题?是受配音所累。
为《琉璃》女主璇玑配音的乔诗语,就被质疑哭戏拖了演员表演的后腿。
在对演员事业上心的粉丝看来,配音有时影响演员发挥,导致演员演技被低估。
比如前阵子刚刚因原声配音上过热搜的杨超越。
虽然原声表现不错,自然。
但在大批粉丝吹捧原声的情境下,曾经的配音反倒成了累赘。
非科班演员的自觉,固然值得鼓励,但捧一踩一的操作,也无异于喝完奶骂娘。
踩着配音演员的付出,去捧演员的进步,也算是把拉踩玩出了新花样。
有人调侃,配音是块砖,哪儿需要往哪儿搬,不需要就嫌挡道。
听上去有些功利,却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剧扑了就拉配音垫背。
配得好,则要求配音演员隐身,否则就会被强行扣上蹭热度、邀功的帽子。
19 年为电影《诛仙》男主配音的凌飞,在电影首映当天发了一条纪念微博。
全文没提及配音二字,却招致了无端的贬损和无理的绑架。
讽刺的是,电影片尾职员表,也全然不见配音演员的名字。
除了明目张胆给配音甩锅,更为普遍的,是视觉先行的观众容易陷入的思维惯性误区——
演员出戏,被等同于配音出戏。
最直观的,配音对不上演员的口型。
不少口碑还不错的影视剧就常常在配音上被挑刺。
比如,前阵子大火的《一闪一闪亮星星》后期修改了不少台词,导致大段台词配音对不上口型。
但了解情况的知道是为了过审,不了解的,张嘴就来一句:
配音影响观感。
另一种被挑刺的情况,是配音不贴脸。
《有翡》里女主周翡的配音,被诟病御姐音和甜妹脸的违和,配音往往也难辞其 " 咎 "。
" 配音不贴脸 ",字面意思显而易见,把出戏归咎于配音。
但其实仅是指演员表演和声音表现的割裂。
电视剧版《全职高手》里,杨洋的配音也曾被批不贴脸。
睁眼看和闭眼听,同一部剧可以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效果。
可那是因为电视剧沿用原来的动漫版配音,画面从二次元变三次元,配音自然中二得有些突兀。
总之," 配音听着难受 "" 配音拖后腿 "" 声音不贴脸 "……
成了配音最被嫌弃的几大罪状,动辄受到观众,尤其是粉丝的讨伐。
飘无意剥夺观众评判的权利。
只是在这一片讨伐声中,也一一摊开了配音演员的困境与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