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先离开那些网络直播间,在这些港星的抖音和快手号上转上一转。
你很快,你就会从这些大湾区哥哥和姐姐的日常动态里,感受到三个字:
要知道,在 TVB 的黄金年代,烙进了我们的记忆的,是港星在荧幕上的一个个鲜明的形象:仙气的紫霞、大方的十三姨、正义的刘醒、阴损的鸠摩智 ……
· 当年,这群人演了《天龙八部》
而现如今,在短视频里,所有的香港男星女星,似乎都被放进了同一套,名叫 " 带货网红 " 的框架里。
· 现在,这群人演了《带货八部》
不论这个明星曾经演过什么,他们现在,都只能去扮演一个他们并不知道该如何扮演的,名为 " 赛博销售员 " 的角色。
于是,你关注了 20、30 个香港明星,却发现他们发着内容差不多的动态,拍着套路差不多的搞笑视频,展现着各自差不多的生活,用着特效差不多的年轻滤镜,接受着差不多的粉丝夸赞,处理着差不多的发货问题 ……
同样,在带货的直播里,他们则都略显局促地坐在(或站在)屏幕前,都说着还不算纯熟的港普,都跟旁边的女助手进行着并不有趣的活动,都有些迷茫地通过场外提词器,汇报着他们所带货品的优点。
· 息影多年的江华,最近复出,第一战也是带货
这样的直播,怎么可能不令观看者感到尴尬,怎么可能跟那些口齿伶俐、激情到亢奋的专业带货人相比?
但话说回来,比不过其实也没啥。
在这个 TVB 连续数年都在亏损,并于 2019 年末裁掉了 350 人的时代,在这个香港电影已经好多年无法再让人眼前一亮的时代,香港明星的 " 北上 " 带货直播,与其说是为了捞钱,不如说是为了自救。
· " 发生这种事,大家都不想的 "
尽管这群来自大湾区的,来自上个时代的 " 旧角儿 ",在面对他们所不熟悉的文化和媒介时,难免会表现出一些延续到了网络世界的 " 南橘北枳 ",和一种先验的滞后性。
于是,他们大多索性保持了自己作为老香港艺人的乐观和敬业,并在一点一点地适应。
· 李国麟现在在带货这块儿,明显娴熟了不少
而除开带货,香港明星有的还会去接一些烂到在豆瓣根本无法超过 4 分的电影,靠着自己的姓名吸引最后那点流量。
有的则会跑到内地走穴,在某个购物广场一楼的舞台上,对着一群前来购物,顺带停下来看看的观众摆出当年自己的经典 POSE。
· 靖哥哥
有人当了销售员,有人做了英语老师,就连成功如古天乐,也免不了会抗上裁决宝刀," 自愿被绿 "。
尽管这一系列行为确实欠着些许体面,也可以被揶揄为不爱惜自己的羽毛。
但对于港哥和港姐而言,就连 " 香港黄金时代 " 这个东西本身,都快要变成历史的尘埃了,那留着那个时代的体面和羽毛,又能有多少实实在在的价值呢?
所以,还是那句 " 老话 ":
设计 / 视觉 Ela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