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桃也说过如果不是不可抗力的因素,演员用配音就很奇怪。
现在呢,很多演员台词非常差,恨不能部部配音。
给吴奇隆、霍建华、钟汉良、刘恺威都配过音的沈磊就说过,有些演员连基本断句都搞不定。
而且因为有配音演员兜底,有些演员在演的时候就很敷衍。
沈磊之前给某演员配音,对方念唐诗都是 1234567。
当时他还给过信息,说这人没他媳妇红。
沈磊还在那个采访里夸过吴奇隆、袁弘等人。
有人根据沈磊的配音履历表扒出来,这人可能是霍建华。
因为胡歌在采访里说过,仙剑三徐长卿有段古文,他就念了数字。
徐长卿就是沈磊配的。
只是,后来霍建华粉丝去私信沈磊求证,他辟谣了。
还特别说明了,因为这人太敷衍,他最后跟导演拒绝了这份合作。
配过《仙剑三》茂茂和《射雕英雄传》欧阳克的夏磊之前也吐槽过演员演戏敷衍的事。
有个抗战片情节是英雄人物从战壕里冲出来,该有的台词是去死吧,小鬼子们。
情绪也是愤恨的。
演员直接端起枪,biubiubiubiu。
扫射得很开心,台词也很奇葩,完全是瞎搞。
那些数字先生和数字小姐之流,也是因为国产剧配音滥用才越来越多的。
不仅演员会敷衍,制片方有时候也会图省事。
即使演员自己能配,有的制片方也要打包找配音演员。
主要就是同期收音不好,后期找演员本人配的话,沟通协调档期比较麻烦,协调到最后可能还不成功。
像《沉睡花园》,主角团只有龚俊一个人配音。
他说没用原声,就提到了沟通成本高,因为改台词工作量大和档期不合等原因。
还有《琅琊榜》,因为拍摄时在横店,现场收音条件不好,杂音多。
后期必须配音。
但涉及演员多,片方觉得协调起来比较难,最后很多角色就用了配音。
当时梅长苏还找了姜广涛,胡歌知道以后,要求用自己的声音重配了。
王劲松的言候都配完了他才知道。
后来王劲松还发文怼过片方。
98 版《水浒传》宋江是李雪健老师演的。
他本来是自己配音的,但因为配的慢,后来又被拉去拍了一个星期《荆轲刺秦王》。
片方等不及,就找了专业的配音演员。
这还给李雪健气得够呛。
用配音演员省时高效,看起来确实性价比高,实际上恰好反映了市场的浮躁。
打磨一部好的片子,本来就是需要时间的。
为求快而启用配音,恰恰说明片方的诚意有限。
这样诚意有限的剧组,从选角到打磨剧本,还有拍摄时,都有可能因为求快而舍弃追求更好。
这样出经典的概率会大大降低,烂片会越来越多。
烂片不盈利,制片方很可能继续求快,以量取胜。
长此以往,国产剧只会陷入恶性循环。
不如趁现在,观众还有耐心骂你滥用配音的时候赶紧改。
要是哪天沦落成男足那样,球迷都懒得骂了,那更是没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