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年代初,宋美龄赴美在国会发表重要演讲,促使美国取消了《排华法案》。
多达 200 位好莱坞明星,出席了宋美龄的欢迎茶会。
唯独黄柳霜没有被邀请。
因为宋美龄极其厌恶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形象。
这一举动无异于宣告了黄柳霜的「社死」。
随即,她便被派拉蒙等好莱坞各大片厂「封杀」。
正值好莱坞黄金时代,37 岁的黄柳霜也到了转型的年龄。
这一变故,无疑是对其演艺生涯的巨大打击。
从此,黄柳霜便渐渐淡出了影视圈。
正如她本人所说:
「成功不是你能购买并终生拥有的珠宝。恰恰相反,即便是最耀眼的明星,随时都可能因为短暂的原因摔得粉身碎骨,凄惨的埋没于烟尘中。」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远离了大众的视野。
而她的情感生活,也在种种偏见的影响下,颇为曲折。
因为「加州法律禁止白人娶华人」。
即便黄柳霜出身在美国,但她依旧被视为「异类」。
她还一度因为与玛琳 · 黛德丽的亲密关系,而被传同性恋。
不被当时的社会所接纳。
直到生命的最后,黄柳霜也没有获得过一段长期的感情。
事业受挫,再加上无孔不入的偏见和歧视之下,黄柳霜开始酗酒。
1961 年,黄柳霜因心脏病逝世,年仅 56 岁。
直到大环境的改变,黄柳霜的名声才逐渐得到了平反。
她的反抗,她的贡献,终于被重新发掘。
实际上,在 20 多年的银幕生涯中,黄柳霜一直在对抗好莱坞的种族歧视「潜规则」。
接演《唐人街繁华梦》时,她指出了剧本中设定的不合理之处。
身为当时好莱坞唯一的华人女星,她希望出演中国农村题材的《大地》。
然而讽刺的是,黄柳霜落选了。
《大地》的女主最后由白人演员饰演,还获得了奥斯卡影后。
《大地》女主角路易丝 · 赖纳
抗日战争爆发后,黄柳霜也在行动。
她拍摄反法西斯电影,演讲号召美国政府和人民支持中国抗战。
还拍卖了自己的珠宝和衣物,所得钱款全部驰援国内。
得到了张恨水、邹韬奋的赞赏。
可惜,在当时的大环境下,黄柳霜还是沦为了好莱坞种族歧视的牺牲品。
半个多世纪过去,黄柳霜不再只是影史中的一位奇女子。
更是一个符号。
代表着所有闯荡好莱坞的华人女演员。
类似的困境,依然普遍存在。
她们的演出机会更少,角色类型受限。
章子怡就曾吐槽:好莱坞是欺负亚洲演员的。
即便有演技、有野心,她接到的角色也依然十分脸谱化。
比如《尖峰时刻》当中的打女形象。
演过《神盾局特工》的汪可盈则表示,很多项目不愿意找亚裔演员。
名字里有中文姓氏让她失去了很多工作机会。
因为《摘金奇缘》而爆火的吴恬敏,也厌倦了演一些典型的亚裔角色。
比如暴发户、餐厅服务员、移民家庭的操心妈妈 ……
而且记者提问永远会揪住「亚裔」这个标签不放。
她忍不住吐槽:你为什么不去问汤姆 · 克鲁斯作为一个白人男演员是什么感觉?
而即将饰演黄柳霜的嘉玛 · 陈,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即便是在《神探夏洛克》这样的神作中,她饰演的配角也透着浓浓的刻板印象。
父亲很早就劝过嘉玛:无论你演得多好,都无法改变影视圈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