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无可忍的阿北终于一纸诉状告了微博—— 3 月 30 日,豆瓣起诉微博不正当竞争," 长期纵容用户非法搬运内容 ",要求微博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豆瓣人民币 1 元。
虽然 1 块钱显然是不蒸馒头争口气,但豆瓣的激愤溢于言表:本宫还没下堂呢,你们这些抢人、卡位的就这样急不可待了。
其他平台跑来接收 " 豆瓣遗产 ",倒也不算十分急不可待。毕竟 2021 一整年,豆瓣被约谈 20 多次,累计罚款超 900 万。今年 3 月,网信办入驻豆瓣,甚至传出豆瓣所有小组将关停,惹得豆瓣各小组满是离愁别绪。
这回让豆瓣人一叶知秋的危机总爆发,则是因为关停私密小组。
3 月 29 日,豆瓣发布公告称因业务调整,私密小组将停止服务。私密小组创建入口功能被下线,公开组不再支持转私密。同时豆瓣留出了私密组转公开的窗口期,组长可申请将私密组转公开保住小组。6 月 30 日,私密小组功能正式停止服务。
消息一出哀鸿遍野,几个著名私密组忙着申请转公开,删除组内那些可能招祸的内容。其他公开小组则唇亡齿寒,琢磨着这可能是豆瓣小组彻底关停的前兆,开始着手寻找新家。
重拳之下,私密曝光。很多人压根没用过、没见过的豆瓣私密组究竟是怎样的存在?豆瓣危机下不断流浪的组员又会被哪个平台收编?
水面之下
豆瓣究竟有多少个私密组,恐怕连豆瓣管理员自己也说不清楚。这些私密小组长期存在水面之下,不少玩豆瓣多年的人都不知道还有这玩意儿。
豆瓣小组明面上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人都可加入的开放型小组,另一种则需要申请,管理员通过后方可成为组员的申请制小组。这两种小组均可在豆瓣社区搜索进入,是否组员只影响能否在组内发帖回帖,但收藏、转发、浏览等功能不受影响。
私密组则根本无法通过搜索功能找到,而且按照豆瓣规定,设立时是私密组的永远无法转为公开组。它们是存在于豆瓣网友口中、类似江湖传说的存在。
虽然无法通过搜索找到私密组,但加入私密组却没那么困难。想进豆瓣娱乐大组如鹅组、踩组,不仅要注册时间长,首页有动态表明自己是个活人,还要填暗号、写申请,最后看管理员心情决定通过与否。私密组却只需在组成员发来进组邀请,这也催生了闲鱼上一度出现 " 小偿代拉私密组 " 的生意。
最著名的私密组,当属以揭露滚圈不良乐手为己任的月亮组(全名:我们代表月亮消灭居心不良的乐手)。该小组成立于 2008 年,由几个爱好摇滚又与乐手走得很近的女孩创立,小组成立之初是为了帮果儿们趋利避害,远离无品乐手。
随着月亮组成为江湖传说," 求拉月亮组 " 的人越来越多,如今组员数已经逼近五十万,算得上超级大组。组长 " 奶罩靡 " 无奈表示:" 我根本控制不了让不让组员进组。"
确实如此。私密组拉人权限属于每个组员,虽然组长可以踢人或封禁,但像月亮组这种超级大组,靠组长手动踢人封禁实现管理根本不现实。
除月亮组以外,渔民组、囡组、桃花组都曾是声名在外的私密大组。我爱化妆品组公开转私密又转公开的案例较为特殊,不在讨论范畴。
渔民组全名人体建造学基地,因组长 ID 是越战越勇周渝民,所以有了个渔民组的诨号。组长建立渔民组的初衷就是分享各类 " 车 " 款,此后发展为分享各类付费、禁播内容的快乐老家。
伴随着进组人员越来越多,渔民组的资源呈现百花齐放之态:四六级、公务员、小语种等资源应有尽有,经常能看到学习资料与大尺度 H 片齐飞的场面。但也正因组内 " 危险内容 " 太多,早在几年前渔民组就被停用。
囡组则是全女性小组,组内经常讨论女性私密话题,找组员拉人前需要先自证身份,宣誓自己 " 确实是个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