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拍后,朱永平坐在女儿晶晶平时常坐的那个座位上,低着头,含着泪,把那碗馄饨一颗一颗地咽了下去。
这时候,桌子忽然歪了一下,朱永平的情绪瞬间崩溃。
而这个小细节是张颂文自己临时加的。
张颂文为了这场戏,还把自己饿了三天,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拍摄前,他对桌子动了 " 手脚 ",将一条桌子腿塞进地上的小洞里,又找了一块石头,垫在下面。
桌子在倒与不倒之间,而当桌子腿真的歪了的那一下时,张颂文的情绪立马崩塌了,那是他对当下做出的真实反应。
这场戏,也成了《隐秘的角落》中的高光段落。
另一场戏中,朱永平为了女儿朱晶晶坠楼的事来找朱朝阳套话。
朱朝阳发现了爸爸包里的录音笔,他装作没看见,然后和父亲说了假话。
朱永平回家听到录音笔里有拉拉链的声音,他知道朱朝阳撒谎,但他什么也不能做。
关于这场戏,剧本上只写了四个字" 删除录音 "。
而张颂文的呈现,让这场戏成了剧中角色的重头戏。
开拍时他情不自禁,狠狠扇了自己耳光。他决定删除录音,他不能再追查下去了。
" 因为他已经没了女儿,不能再没有儿子了。"
张颂文的表演有个特点:他擅长对角色揣摩,用自己的本色表演,为角色增加更丰富的细节。
细节之处,足见功力。
凭借着这两场出圈戏,张颂文火了!
火了后,张颂文有了更多的片约,也有了不少担任主演的机会。
《扫黑决战》中,他饰演的曹志远,是个类似于《人民的名义》高育良的角色。
看似好人,实则腹黑。
是隐藏在大结局的大 boss。
然而,张颂文一出场,不少观众就猜出他才是反派,这是非常致命的。
电影中,张颂文基本复制了《风雨云》的演法,让观众很难感受到两个角色的区别,又是一个脸谱化的贪官。
举个例子,下面两个官僚,你能分清对应的作品吗?
答案是《风雨云》《扫黑决战》
张颂文对这个双面人的挣扎着墨也不多,只有雨夜抽烟、与情妇对话那两三场戏有所刻画。
但他为什么要贪?
他是在愤怒同父异母的弟弟的行径,还是在恐惧自己会被连累?
他是不是想做清官而不能?
他的挣扎有多少?
这么一个原可以复杂的人物,却因为剧本的限制,成了一个符号性的反派角色。
张颂文这次失手了!
电影《革命者》中,张颂文饰演李大钊同志。
张颂文在片中的表演,被称为 " 教科书 " 般的演技。
这次,张颂文也给李大钊这个角色,设计了细节。
比如演瘸腿状态往鞋里塞尖锐的石子,行走起来有自然的疼痛感。
狱中那场戏,他对墙比划着自由的手影,悲壮又动人。
这是张颂文最擅长的生活化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