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毛丽娜
编辑 | 李春晖
你永远可以相信网友的造词能力,比如:带节奏。
在电子竞技圈,那些经验丰富的玩家因能起到带头作用,组织队友进行有效进攻或防守,被称为 " 带起一波节奏 "。随着电子竞技的扩圈," 带节奏 " 一词又被网友赋予了 " 引领舆论 " 意味。
互联网加大了我们每个人的信息处理难度,大家或多或少经历过被 " 带节奏 "。而被裹挟在 " 节奏 " 旋涡中心的,莫过于那些每天与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网友通过直播间交流的主播们。他们有人曾深受 " 节奏 " 之苦,一度害怕面对网络;也有人在逃避无果后,选择重新审视这些困扰自己的 " 节奏 "。
"节奏这个词,一语双关。一方面它象征着电子竞技中,我来 carry 全场,一呼百应的掌控感,;另一方面,它也指那些令人困扰的、不那么正面的影响。" 斗鱼 PGC 节目制作负责人熊小苗向硬糖君这样解释正在热播的平台自制纪录片名字的由来。《节奏》是主播人前的荣光与关注,也是主播遭受的攻讦与质疑。
作为国内最大的游戏直播平台,斗鱼以《节奏》为名,从采访者小鹿的视角出发,将镜头对准一群《王者荣耀》主播们。热爱电竞、将其作为事业的他们,同时也面临着数不清的节奏。节目记录了他们面对节奏风波时的心态和应对方式,让人们看到了直播镜头外的电竞少年,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在 PGC 这条路上,斗鱼正在走出属于自己的 " 节奏 "。
打破壁垒,走进《节奏》
《节奏》前两期嘉宾,分别是 DL 丶拖米和被昵称为 " 葛大爷 " 的 MrGemini。从健身房老板到职业选手再到电竞主播,拖米在直播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与位置,同时也因直播开启了自己的新身份——战队老板。Gemini 则身兼 N 职,是选手是教练也是电竞主播,面对身份的转换,他总能找到最适合发挥自己长处的工作模式。
而与前两期相比,或许《节奏》第三期的主角——王者主播 " 昧昧不是妹妹 ",更让观众、尤其是直播间的水友们有所触动。他的从业经历不似拖米和葛大爷那样传奇,更像我们身边普通的 " 他 ",或者,就是 " 我 "。
直播间里的昧昧,是斗鱼王者荣耀新生代大神主播;生活中的昧昧,则是个腼腆内向的普通 18 岁男孩。
他出生在江苏连云港一个小镇的双职公家庭,小镇的生活节奏很慢也很安逸。原本,昧昧的人生应如父母期许那样,上个好高中读个好大学再找个有编制的工作或做个小生意,按部就班、结婚生子,过平凡又安稳的一生。但这份期许,因昧昧接触了游戏而落空。
昧昧面对的 " 节奏 ",不止来自直播间,也来自他的生活。除了游戏,昧昧对什么都不太感兴趣,或许说除了游戏,他一无所长。从未走出过小城的他选择了做一名游戏主播,与此同时他与家人间也产生了一道无形的墙壁,将双方隔绝开来。
" 你们从不在一起吃饭吗?" 原本该是一家四口围坐在餐桌前说说笑笑的晚餐时间,却少了昧昧。母亲语气中带着几分埋怨:" 他不和我们一起吃 ",父亲倒接过话头为儿子辩解:" 他直播开始比较早,和我们时间碰不到一起去,平时他叫外卖,周末中午我们会一起吃饭。"
白天家人上班,昧昧补觉;晚上家人回家,昧昧直播,同居一室,昧昧与父母却仿佛两条平行线。即使父亲流露出想交流的想法,他也会选择回避,躲回自己的小世界。
然而,昧昧又并非那种对外界毫不关心,只专注打游戏的孩子。阳台上的跑步机是昧昧买的,因为 " 希望给家里添点东西 "。昧昧其实很爱自己的家人,只是 18 岁的他并不知该如何表达爱意、也拙于和父母沟通。
《节奏》拍摄团队于昧昧而言,是 " 闯入者 ",也是 " 破壁者 "。在同龄人的影响下,他终于愿意坐下来和家人交流。原来父亲并非反对他做主播,而是怕这份工作只是青春饭,担心他未来生活没保障;而妈妈希望和他一起吃饭,并不是为了 " 掌控 " 他,是想让他在直播之余出门走走,锻炼下身体,感受现实生活中也有虚拟世界给不了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