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江湖新格局
文 | 刘南豆
编辑 | 赵普通
" 好家伙,怎么我在斗鱼关注的主播全部来叔叔这里了,这不是快乐双倍了吗?"
2 月 27 日,原斗鱼二次元主播菠萝赛东在新东家 B 站首播。相关 tag 下,有 B 站用户发出了这样一条动态。
不只菠萝赛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有在斗鱼合同到期的头部主播来到 B 站直播,包括二次元分区的小缘、Hanser、纳豆 nado、舞蹈区的小深深儿。也不只是斗鱼,虎牙的游戏主播火星包、企鹅电竞的游戏主播德云色,也都在去年下半年登陆 B 站。
和 2019 年高调签下的冯提莫有所不同,这些入驻 B 站的新主播大多来自 ACG 领域,且此前在 B 站已有一定的受众基础,对 B 站直播业务的实际帮助更大。同时,B 站站内培养的虚拟主播和互动直播间形式也正在发力。过去 " 雷声大雨点小 " 的 B 站直播,如今终于学会了 " 闷声发大财 "。
头部主播的迁徙背后,映照着平台的兴衰。在直播行业发展初期,高价挖主播是各个平台通行的制胜法则。如今整个直播行业来到了下半场,能否围绕头部主播运营起多元内容生态,成为了竞争的关键。
自去年斗鱼虎牙合并失败之后,以直播业务为绝对重心的流量型平台,难掩颓势,收入与影响力均在不断下滑。而以 B 站为代表的综合内容平台,正在发挥自身优势,逐步建立起符合平台特性的新直播生态。
一来一回之间,直播江湖已经变天了。
时代变了,鱼塘空了
回望直播江湖的上半场,得主播者得天下。高价签约,天价挖角,直播行业还遵循着 " 足球俱乐部模式 "。而这样的竞争逻辑,也极大程度地决定了传统直播平台的上限。
斗鱼最早来自 A 站的 " 生放送 " 直播,时任 A 站掌门人的陈少杰看中了游戏直播的蛋糕,于是独立创办斗鱼,采取 " 快速融资快速花钱,趁其他家还没明白过来的时候把市场做大 " 的策略。2014 年,斗鱼获得红杉资本 20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陈少杰一个月内就花掉 1500 万来签约主播。
高举高打的策略的确奏效,五五开、若风、洞主等知名游戏主播,贡献了巨大的流量。其他直播平台也纷纷效仿,千播大战下,头部主播的签约费一再上涨,甚至频繁出现合约未到期便不顾天价违约金跳槽的案例。比如虎牙的头部王者荣耀主播嗨氏,违约跳槽斗鱼,遭法院判决赔偿 4900 万元违约金,直播间人气也随之一落千丈。
盲目抬高主播签约费,给平台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盈利堪忧。2017 年,斗鱼的内容成本为 13.73 亿,占直播收入的 90%。曾融资高达十几亿的熊猫 TV 也因后续资金不足而倒闭。
相比之下,虎牙的发展战略相对更注重成本控制,在早期便有意识地培养腰部主播与公会制度,以摊薄平台成本。2017 年虎牙白金公会达到 1000 家左右,2018 年底达 1500 多家,虎牙 CEO 董荣杰也曾表示," 虎牙对头部主播依赖程度不高,源源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腰部主播才是平台真正发展起来的动力。"
斗鱼内部并非没有出现过不同的声音,作为斗鱼联合创始人、联席 CEO 的张文明,一直以来主张向泛娱乐方向发展,即 " 秀场直播 "。但作为电子游戏爱好者的陈少杰却一直坚持以游戏直播为第一位。游戏直播和秀场直播对于传统直播平台的意义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游戏直播的观众人数更多,头部主播影响力更大,但礼物总价值更低;而秀场直播则相反,由大量中腰部主播组成,但用户付费意愿强,单个主播礼物总价值更高。陈少杰曾在 2018 年公开表示," 秀场类和美女直播在斗鱼直播上只占 4%,但却贡献了大约 21% 的礼物流水占比。"
这也是斗鱼和虎牙的又一道路分歧,以 2019 年 4 月小葫芦数据为例,虎牙礼物价值 TOP100 中有 74 位秀场主播,而斗鱼仅 34 位。主张以秀场直播为核心的张文明,已经在去年 12 月 7 日正式从斗鱼辞职,此前虎牙与斗鱼的合并传闻中,联席 CEO 也没有张文明的位置。
签约主播带来高昂的内容成本,对易变现的品类又不够重视,斗鱼的鱼塘再深,也会被挖空。根据 2021 年三季度财报,斗鱼总营收为 23.48 亿元,同比下滑 7.8%,净亏损 1.44 亿元,较前一年同期由盈转亏。而虎牙则全面领先,总营收为 29.76 亿元,同比增长 5.7%,净利润为 5.24 亿元,同比增长 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