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考了年级第二的同学跟你说,他准备跟 " 发挥不好 " 和解了。
就像是开豪华超跑上班的领导宣布,他已经跟 " 油耗太高 " 和解了。
就像告诉你用 "996" 拿命换钱是 " 福报 " 的老板,侃侃而谈他早就跟 " 钱 " 和解了。
我们非常不舒服,却又总是无从发作。
因为," 和解 " 也是需要入场券的。
一个刚刚实现温饱自由的人,是没机会跟中式 Omakase" 和解 " 的。
一个买不起楼房的家庭,是没资格跟连廊公摊和高容积率 " 和解 " 的。
一个靠考试才能逆天改命的群体,是没心情与 " 小镇做题家 " 的标签和解的。
阶层的本质是隔离和造墙。
事实上,一直都有人试图通过创造新的赛道来甩掉更多的人。
回到这次的事件上," 素颜都更美 "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优良的先天优势外加优越的后天保养,甚至暗戳戳地指向一种没有什么压力和烦恼,多数人十分用力也无法拥有的梦幻人生。
赛道是有效化妆的时候,你大不了多学多练;赛道是高档妆护和医美整形的时候,你还能指望努力攒钱。
但现在有人毫不避讳地想把赛道换成 # 与素颜和解 # 了,你得把自己回炉重造了。
一个网红的弄巧成拙,意外地把这个很残酷的社会真相暴露得十分赤裸。
他们口中的 " 和解 ",其实是本时代最隐晦又最不容辩驳的炫耀。
人们长久以来悬而未决的抑郁,终于有了一个愤怒的出口。
我们再聊聊 " 和解 " 这个词本身。
在社会意义上," 和解 " 往往意味着一个次优选择。
毕竟在 # 与素颜和解 # 火起来之前,一般都是问你 " 庭外和解 " 还是 " 私下和解 "。
· 就像奥斯卡颁奖礼威尔 · 史密斯重拳出击后俩人选择当场和解了
而在个人意义上," 和解 " 更是指向了一种无可奈何。
人什么时候会从内心笃定了我要与某些事物和解了?
就是你已清楚明白地知道,再做任何努力都不会带来什么改变的时候。
两手一摊,没活儿了,千言万语化成一句:" 算了。"
· 连 " 窃 · 格瓦拉 " 都与打工 " 和解 " 了
所以,有人问为什么 " 没人与啤酒肚 / 秃顶 / 阳痿和解?"。
因为真正的 " 和解 " 是啥?
是完全彻底地不在乎了。
是躺平了。
是开摆了。
是别人说啥,你就桥洞里盖个小被儿,回复 " 对对对 " 就完事了。
人总是会秃的,中年大概率是要发胖的,身体机能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这一切无能为力。
就像我们从出生就注定了死亡,所以每个人早晚都要 " 与死亡和解 "。
万青在《揪心的玩笑与漫长的白日梦》里写
来到自我意识的边疆
看到父亲坐在云端抽烟
他说孩子去和昨天和解吧
就像我们从前那样
其实 " 和解 " 这个事,根本不用上网看别人,你在家就能学。
抬起头来看看父母,你爸你妈就是最能和解的人。
因为他们也像你一样年轻过。
他们曾经或许也有梦,关于文学、爱情,或者穿越省会的旅行。
他们过去肯定不愿意与很多事情 " 和解 ",他们一定也做了很多准备,付出了很多努力,攥起拳头想让这个世界听听自己的 " 意见 "。
但最终,他们都不可避免地以某种方式与自己 " 和解 " 了。
如果说 " 和解 " 是人的本能,那 " 不和解 " 就是每一代年轻人的权利。
往事并不如烟,在人生里 " 和解 " 也不算美德。
不与 " 平庸 " 和解,你才会背井离乡去博一个更大的未来。
不与 " 婚姻 " 和解,你才会在等待与轮换中耐心寻找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