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点电影原创
这个春天,对于影迷来说,就一个字:
憋。
许多人说:" 中国电影,已经到了危险时刻 "。
它点出了电影的指向性:
在平常的节日里,电影是快乐的指南针。当我们恐惧时,电影也随之寥落,与整个时代共振。
但,先别急着丧。
十点君最近看了《知识大师课》电影篇系列课程。
它提醒我们:这种时刻,在历史里,不止一次。
从上世纪开始,到此时此刻。
比如,让我们回到 1930。
那几乎是整个中国最贫穷的时代,也是中国电影白手起家的时代。
从无声到有声,百花齐放。一个个名字接连涌现:夏衍、田汉、郑正秋 ……
到了四十年代,在战火和硝烟中,诞生了记录历史的《民族万岁》,也有承载 " 史诗之情 " 的《一江春水向东流》。
正如十点君一直钦佩的一位老师说:
" 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世界,可以关注的东西太多了。"
" 这是电影最可贵的地方。它永远反映时代的趋势,永远能够跟时代紧密结合。"
她,曾经为华语电影,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
" 电影教母 " 焦雄屏。
今天,十点君也特意请到她,为我们讲述十部不得不看的经典华语电影。
听《知识大师课》电影篇系列课程,深入了解导演对于电影的构思创作,聆听幕后发生的小故事。
再一次,从新的角度,品味经典的价值。
它们可能是时代的先锋、历史的承载,也可能拓展我们的思想。
最重要的是,它们都能推开你脑海中那扇许久未打开的窗,让思维的风流动起来,让记忆再次鲜活。
每一部华语经典,都必然要走上全世界的舞台。
但打开这扇通往世界的门,却不那么容易。
举个例子,《卧虎藏龙》。
在 20 世纪初,华语电影群雄辈出的年代,《卧虎藏龙》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
2001 年,李安带着这部经典征战奥斯卡,最终获得最佳外语片等四项大奖。
从商业角度来看,这是一部" 小成本,大成果 "的奇迹。
制作成本只有 1700 万美元,却在全球拿下了 2.3 亿票房。
成功,绝非偶然。
它的背后,站着强大的制作团队,堪称梦幻组合。
要知道,在当时,海外媒体对 " 中国功夫 ",还停留在李小龙的阶段。
什么飞檐走壁,九霄真经,都是搞笑式幻想。
但李安请到了当时最好的特效团队,来做凌波虚渡,点穴暗器。
还前往武当山、苍岩山等多处中国最美的景点进行取景。
化虚为实的特效,优雅唯美的风景。
在此之上,加上文人武侠电影的传统,他为欧美观众展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 " 意境美 "。
蜻蜓点水,拂波掠影,真正的轻功水上漂。
在《卧虎藏龙》中,显现的是武打和招式,藏起来的,是情感和欲望。
有两场打戏,对比鲜明。
一是客栈打戏,一是竹林比剑。
这两场打戏,都有致敬胡金铨《侠女》《大醉侠》的影子。
客栈打戏,同样是女扮男装的俊俏侠女,翻转腾挪,游走于刀光剑影之间。
更巧合的是,在《大醉侠》中饰演 " 金燕子 " 的郑佩佩,也在《卧虎藏龙》中出演 " 碧眼狐狸 "。
两代侠女,无不是英姿飒爽,快意恩仇。
如果说客栈是对胡金铨的致敬,那么竹林之战就是对武侠传统的颠覆。
得益于干脆利落的剪辑,胡金铨镜头里的侠女自竹林顶端 " 凌空劈刺 ",剑锋凌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