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起创造了一个不存在的旗袍女性的假设。所谓的“文化”,通过电视传递给观众,内化吸收,逐渐形成了一种集体潜意识——旗袍就应该这样。
甚至后来,即使他是一个海盗约翰·加利亚诺,一个对东方文化有着特殊情结的设计师,在他1997年著名的时装秀上,旗袍也只是以一种极其诱人、性感、猎物般的形态出现。
约翰·加利亚诺
叶海盗
被猎奇化后的旗袍,不再以 " 沉闷 "" 古板 " 的旧姿态出现,却又走入了另一种极端的刻板中。标新立异的旗袍不再以“无趣”“老气”的旧姿态出现,而是走进了另一种极端的僵化。
这些重构的旗袍成为了一种新的符号,有意无意地重新编码了人们对旗袍的形象。看到他们,首先想到的大多是暧昧的舞厅,躺在床上叼着烟斗的女人。.......
他们是“香港避风塘的苏思煌”,也是片面的,没有主观意识。包括现在的游戏和日本漫画中,这种女人穿裸体旗袍的情况也很常见。
可最初女孩穿旗袍,并不是为了被审视而穿的,她们为了自己穿,为了自由、为了美、为了劳动,也为了创造与破除偏见。没想到过了一个世纪,旗袍又在另一个地方,被锁上了镣铐。但是刚开始,女生不穿旗袍是要检查的。他们为了自己,为了自由,为了美丽,为了劳动,为了创造和打破偏见而穿着它。没想到,一个世纪后,旗袍被锁链锁在了另一个地方。
翻看老照片,旗袍和姑娘们在一起很久了。旗袍里,藏着一本观点犀利先进的历史书。能变回性感工具的服装,归根结底是因为穿它的人没有勇气摆脱枷锁。
我一直觉得当年街上穿旗袍的女人比t台上的好。上海的一张老照片,里面女人的裙子被风扬起,脸上没有化妆,但也很得体。无论是旗袍素雅、纯色还是饱满,她的身材曲线都不高调,但自然迷人。她的美不讲究男性凝视,所以很酷,半个世纪后依然能戳中人。
旗袍也并不是只有拥有某一种轮廓的人才能穿的,看满是西方五官的华裔女作家韩素音穿旗袍,就雅得多了。旗袍不是只有一定轮廓的人才能穿的。韩是一位充满西方五官的美籍华裔女作家,穿上旗袍就优雅多了。
▲ 韩素音▲韩尹素
波伏娃说,“一个女人可以借助裙子向社会传达自己的态度”,而100年前,酷女孩的旗袍一直在谈论美的自由。当时尚放下枷锁,女性就可以解决凝视下不断的穿衣焦虑。
我想到了第一本女权杂志《百合花》的创始人和编辑阿米莉亚·布鲁默。当女性只裹着腰和长裙的时候,她坚定的支持着,穿着前所未有的灯笼裤。但当时大众觉得女生穿裤子不好看,对此不满。甚至有人认为穿裤子的女生会混淆自己的性别认同。最终,承受不了压力的阿米莉亚·布鲁默(Amelia Bloomer)只能放弃她的灯笼裤。
▲《The Lily》▲《百合花》
经过这么多年的缠绕,随着女性意识的改变,如今的灯笼裤终于走进了杂志,大度地走进了女孩的衣橱。还有人觉得女生穿裤子不对吗?
时尚的话语权,只有真正到了女性手里,才是属于女性的时尚。
内容编辑:Nico编辑:Nico
[/s2/]我们聊聊吧
你喜欢旗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