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背后的Tik Tok和Tik Tok
文|陈守成
编辑|周亚博
“我爱中国。”
“中国菜很好吃。”
“中国比外国好的N个地方。”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很多人都在Tik Tok见过一些“外国人”,用高调的语气表达对中国的赞美。这些赞美或多或少都经历了一个从新鲜感到质疑动机的过程。
网络名人的“Vlaf”曾是其中的代表,甚至在解构和娱乐中成为某种姿态的代名词,带有贬义。然而,解构和娱乐化并没有让现象消失,反而更加直接、离奇和工具化。
前不久,一个叫“娜娜俄罗斯”的博主成为了新闻的主角。表面上看,“她”只是Vlaf的翻版,用老一套的“我爱中国”来获取粉丝和流量。
然而,就在“她”粉丝达到200万,开始销售俄罗斯“进口巧克力和牛筋香肠”的时候,却被Tik Tok官方永久封杀。人们发现,“俄罗斯娜娜”的背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而让她成为“俄罗斯娜娜”的是一个“外国人”特效。
从“外国人唱圣歌”到“冒充外国人”唱圣歌,事情发展到了一个奇观。更何况“俄罗斯娜娜”不会说俄语、假唱、不像女人身材等疑点,甚至她“因为普通话N和L的差别而被揭穿”的过程,都为事件增添了漫画注脚。
投诉被禁后,Tik Tok发布公告,开始添加相关特效的提示:谨防滥用平台道具,辨别假的人。但随后,《我们都是外国人》的特效反而在Tik Tok平台爆炸了,人们开始了新一轮的解构和娱乐。许多网络名人和普通用户亲自上阵,自发上传和讨论他们作为外国人的样子。
在笑声中,事件严肃的一面很快被驱散。从Vrav到Nana,Tik Tok一直在进化,但有些东西没有变。
异国僧人,本地经书
在回顾“外国人在Tik Tok”之前,一些“Tik Tok的历史”自然需要重述。
与Tik Tok的流行印象不同,2017年的Tik Tok将自己定位为一个音乐潮流社区。2018年初,有媒体在报道Tik Tok的时候,也将其描述为一个年轻的15s音乐短视频社区。这样的定位让它吸引了一些音乐曲目创作者,当时就有很多技术专家脱颖而出。
但是,音乐潮流的定位毕竟是少数。即使这部分创作者贡献了很多精彩的技术流视频,Tik Tok在2017年也只吸引了3000万的日活用户,而当时的Aauto Quicker日活用户已经达到6600万。Tik Tok仍然远远落后于“前辈”。
在扩大固有用户圈子的策略下,门槛更低的“车库摇一摇”和声音乌烟瘴气的网络名人歌曲,甚至只有一个动作的“摆臀舞”开始在Tik Tok出现。这些在原社区用户眼中“低级”的东西,成为了Tik Tok第一批被破解的密码。
Tik Tok也从打破社区圈的过程中敏锐地发现了平台本身相对于Aauto更快的特殊性。人们期望在Tik Tok看到一些平常生活中看不到的奇怪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是高价值的,也可以是普通人平时看不到的美景,甚至是从未接触过的人。
在Tik Tok的官方概念中,这被称为“记录美好生活”,但对于一个普通的Tik Tok用户来说,这可能是“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毕竟如果只是记录普通人的生活,那么Aauto Quicker就已经承担了这个功能。
在后续中,Tik Tok吸收了很多普通人在现实世界中很难接触到的内容。如果一个用户在2018年开始使用Tik Tok,那么他的新视频极有可能是“美女、美女和美国人”的组合。
事实上,由于大众本质上是对世界的好奇,所以他们对外国和“外国人”的猜测由来已久。由于短视频通过视频连接人们,Tik Tok的用户可以直接看到“外国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网络名人,一个新的异国他乡,成为了这部分需求的一个出口。
在这种情况下,一批以“美国人怎么看XXX”“德国人怎么看XXX”为标题的展示外国人生活的视频开始在中国产生一定的流量。很多mcn也找到了这样的赚钱方式。2018年初,以奇迹山为代表的MCNs尝试孵化国外网络名人,“意大利伯尼”是他们的首次尝试。
2018年3月,意大利的伯尼开始发视频,第一个视频跟随了当时的潮流。伯尼坐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视频由近及远,最后聚焦在著名地标巴黎圣母院鲜花大教堂。但这个只展示美女之美的视频,在当时的Tik Tok并不能产生更高的热度。当时意大利人伯尼还没能掌握外国网络名人的真实流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