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开展个人账户反欺诈和公益宣传。
但还是没逃过各种谩骂和怀疑。
陈的经历登上热搜后,评论区频频提到一个熟悉的名字——
谭乔。
交警出身的谭乔因主持交通法治节目《坦坦交通》而走红成都。
随着视频平台的兴起,节目中的一些片段变红了。
让全国网友都记住谭Sir。
然而,和陈先生一样,“网络名人”的身份也给带来了太多不愉快的经历。
首先,同事们投来的异样目光。
在录制期间,谭乔需要独自战斗,他和同事们的关系也疏远了。
他轻松幽默的工作作风和日益增长的名气,使他成为被排挤出局的“异类”。
2018年,《谭谈交通》停播。
也是在这一年,谭乔出现了精神分裂症的先兆。
再加上照顾孩子的疲惫,他在2019年被确诊为中度抑郁症。
成都话里有个俚语叫“炸弹崩”,意思是脑子有问题。
谭乔被他周围的许多人嘲笑为“谈崩子”。
甚至,和你亲近的人造谣,吸毒。
其次,质疑节目。
很多人怀疑《谭谭》里的交通有剧本。
但事实上,该节目已经播出12年,共3000多集。
其中节目效果最高,网上最火,不过十几集。
正是这些极其偶然和珍贵的冒险经历,加上谭乔对细节的敏锐捕捉。
创造了一种连编剧都写不出来的喜剧效果。
最后,当然关于“钱”的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人们认为谭乔很热门,应该会赚很多钱。
但在采访中,他当场翻出了自己的银行卡记录。
辞职前,谭乔的月收入是4700元。
此前,他的月薪是1200元、800元、300元...
北京电视台和湖南电视台都曾出大价钱挖他,但他一直不为所动。
谭乔可能没有料到,他会在一场巨大的争议中结束自己30年的警察生涯。
对于节目,对于谭警官这个角色,他已经表达了无数次的怀念。
幸运的是,他已经走出低谷。
以自制节目的方式,延续了对劳动群众坦坦交通的关注。
一样的火,一样的诋毁。
陈与,乃是殊途同归。
让人心酸的大起大落也让我们开始审视“网络名人警察”这个特殊群体。
“网络名人警察”作为流量时代的产物,难免有争议。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破圈”。
而这个“破圈”有时候是不被接受的。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陈老师应该表现出警察的威严。
看来警察应该坐以待毙,而不是在直播平台上做网络名人,和各种各样的人联系。
你甚至不应该对“嫌疑犯”微笑。
谭乔也是如此。
在同事的认知里,交警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
但在谭乔看来,“交警的工作不是开罚单,而是关心大家的生活。」
因此,他创造了自己的工作风格。
和普通人聊天,交朋友。
正因为如此,节目中的采访对象才能放松下来,挖掘出生动的一面。
除了惩罚和教育,谭乔希望从根本上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体。
因此,有了现在的专栏“谭乔失踪人员”。
帮助“傅贵叔叔”、“二仙桥叔叔”、“气球哥哥”和其他人摆脱困境。
这是好事,是好事。
但遭到了某键盘侠的恶意炒作。
正如谭乔所说,警察永远被捧在神坛上,任何自己不喜欢的“瑕疵”都会被无限放大。
解释一下,只会火上浇油。
“造神”和“灭神”往往只有一个念头。
正如法尔哈蒂导演的电影《英雄》中,主人公将一袋金币物归原主。
第一,他被捧为英雄,被宣传。
但是后来因为一个善意的谎言,被成千上万的人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