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 不想苛责任何嘉宾。
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
毕竟,《王牌》越来越少展现出 " 服务观众 " 的诚意。
游戏渐渐退化成幼儿园水平的桌游,连道具都不用准备,直接在黑板上画画完事了。
还记得 " 奖门人 " 曾志伟回归 TVB 后有过一个插曲。
他牵头的首个重磅节目《开心大综艺》。
开播前,身为 TVB 副经理的他到现场陪着大家彩排。
对着后辈们语重心长:
在综艺玩游戏的宗旨,不是给你夸夸其谈,而是让你真的去玩去感染观众,它会是一家人茶余饭后的话题。
03
灵药,还是毒药?
如果要盘《王牌》从兴盛到衰落的本质,离不开一个人:
吴彤。
09 年一毕业,他就进入浙江卫视当编导,做的第一个节目是《越跳越美丽》,主题是女生减肥。
当时所有人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找人,但这些在他的面前,不是问题。
他请的素人,都是最热门最具争议的。
甚至还有两个选手,后来去了韩国,成为明星——王霏霏和孟佳。
之后吴彤做《中国梦想秀》《我不是明星》…… 节目虽然类型不同,但都有一个特点:
嘉宾、话题度和节目本身的精彩不相上下。
2016 年,吴彤开始做《王牌》,一开始也发挥了他最大的优势和能力:
找人。
为请来嘉宾,死磕。
别的节目组,明星说没档期就算了,他不行,用各种办法也要把明星磨来,就算是素人也掘地三尺去挖。
第一季,他们想请《夏洛特烦恼》那个 " 马什么梅 " 的老大爷,当小游戏的 npc。
可大爷只是剧组临时抓来的邻居啊。
上哪找?
说实话,观众是来看明星的,大爷没请到不影响节目整体。
但当时的节目组就是很热血,编导坐火车专门去到拍摄地,一家家地问,硬是给找来了。
后来看节目效果,大爷一出场,氛围立刻直线升温。
第二季,嘉宾成龙,恰逢成家班成立 40 周年。
节目组想找来 " 成家班 " 重聚,但连成龙的经纪人都不看好,觉得找不到。毕竟那么多年过去,很多人已经不在影视圈混,早都转行了。
于是一群人从老电影里扒片尾表,一个个暂停了去认,再去微博搜,多管齐下,终于找到了 7 代成家班队员。那期,是《王牌》里难得重聚不尬的场面。
成龙当场流下硬汉泪。
可惜。
当吴彤成为综艺届知名大导,手握的明星资源越来越多,这种有 " 人味 " 的时刻,反而越来越少。
他的优势是 " 找人 ",但也只停留在了 " 找人 "。
(有网友调侃,就应该让吴彤去做《找到你》,功德无量)
吴彤从《王牌》的总指挥,渐渐沦为一个单纯的攒局者。
《王牌》第四季,口碑飙升,豆瓣破 7,不是因为游戏创新了,逻辑理顺了,而是请到了中国最受认可的两位笑星:
贾玲和沈腾。
游戏 + 重聚牌依然好打,热搜上了 20 个,收视率也在同类顶尖。
△ 图源:娱乐资本论
固然,不全怪吴彤。
节目背后看不见的环境高压和潜规则,都参与了这场阉割王牌的共谋。
第 6 季,堆资源模式的弊端彻底被明星本人挑破。
有一期 " 音乐 " 专题,嘉宾是汪峰、张靓颖、汪苏泷和时代少年团。
节目刚播出,张靓颖就发了一句歌词:雪花飘飘 ~ 北风萧萧 ~
来自 " 世界名曲 "《一剪梅》(这都不算 " 隐喻 " 了吧)。
那期节目,前半部分玩游戏,后半部分煽情局。
游戏,是汪峰华晨宇时代少年团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