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戏毕业后,22 岁的徐峥一头扎进了话剧圈。4 年后,徐峥凭借话剧《股票的颜色》拿到象征国内话剧表演奖的最高荣誉——白玉兰戏剧奖最佳男主角奖。
但此时徐峥周围的人,做生意的,早已发家致富了;进影视圈的,也拿高额广告费了。当年和徐峥一起排戏的小学妹李冰冰,已经拿下了 26 万广告费,相当于徐峥 1000 场话剧演出费。
原本在小众圈子里沾沾自喜的徐峥,终究是幡然醒悟。他后来评价那时候的转变,并发表了著名的文艺青年毒害论:它让你接不上地气,你只能传递一种小众的东西……我觉得我的传播应该是有效的传播。
坊间传闻,彼时正转变态度进军影视圈的徐峥,听闻《春光灿烂猪八戒》导演缺钱,放话 " 谁出钱就把男一号给谁 ",于是徐峥倾注了自己所有的积蓄拿下了男一号。听着很像一个茶余饭后的不靠谱段子,但这部戏确实成了徐峥演艺生涯的转折点。凭借超高的收视率,徐峥不仅实现了跨界,还一举跻身剧圈一线。
更重要的是,徐峥还通过这部戏搭上了正当红的陶虹。既是他后来的老婆,也是他进入电影圈的贵人。当时宁浩筹备《疯狂的石头》,写信诚邀陶虹来出演,没想到最后却是给徐峥牵了线。徐峥通过《疯狂的石头》成功从剧圈转战电影圈,并抓住了宁浩这个黄金人脉。
此后的徐峥,在电影圈顺风顺水。不仅出演了陶虹背后香港经纪公司橙天投资的电影《爱情呼叫转移》系列,还继续主演了宁浩后续作品《疯狂的赛车》《无人区》《心花路放》等。后面的事不多赘述,徐峥、宁浩和黄渤的电影组合成为了最具票房号召力的铁搭档。
徐峥也因此积累了很高的商业信誉。2015 年,徐峥、宁浩合伙玩起了资本游戏。俩人拉上阿里影业的前董事会主席董平,借壳上市公司 21 控股并改名欢喜传媒。同时,又股权绑定了一帮电影圈当红导演陈可辛、张一白、张艺谋、王家卫等,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导演明星公司。
此后,徐峥便玩起了我们后来所熟悉的商业套路——映前份额转让,提前锁定收益。《港囧》上映前,欢喜传媒已与真乐道签署协议,以 1.5 亿元的价格购买了该片 47.5% 的票房收益份额。
扶持新导演 or 幕后玩家?
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百亿票房导演,徐峥的电影产量却异常低。
这甚至完全不符合徐峥当年想当导演的选择权论调。用他老婆陶虹的话说," 你演了一个茄子,所有紫色的都来找你了 "。只有做了导演,徐峥才不会受同一类型角色的限制。
当年,徐峥做导演的机会也是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演完《人在囧途》的徐峥,拿着要首次当导演的续集剧本寻觅资方,却处处碰壁。
他最终打动了光线老总王长田。当时光线刚建立起全国驻地的地网发行模式,正想要大展拳脚。只能说,徐峥刚好赶上了。结果我们也看到了,2012 年《人在囧途之泰囧》成为了首个票房破 10 亿的国产电影。
虽然徐峥及光线传媒等 5 家出品方,被《人在囧途》主出品公司武汉华旗影视公司状告侵权,赔了 500 万。但徐峥仍然通过这部电影,赢下了作为导演的商业信誉。
奇怪的是,此后的徐峥隔了三年才推出 " 囧 " 系列的《港囧》,隔了五年才有《囧妈》。而且这两部电影,徐峥都没有担过票房风险。徐峥的真乐道以 1.5 亿价格把《泰囧》份额卖给了欢喜传媒,《囧妈》更是以 6.3 亿的天价卖给了字节。
比起自己当导演,徐峥似乎更喜欢扶持新导演。徐峥监制过最成功的新导演电影,非《超时空同居》莫属。该片凭借 9 亿票房,成为当年的黑马爱情片。影片的新导演苏伦是 2015 年徐峥拍《港囧》时的执行导演。如此成功的合作,没想到却没了后续。
硬糖君听圈内人说,苏伦一直在接触别的影视公司项目,直到 2021 年,苏伦才官宣新作《交换人生》并确定了和儒意的合作。反倒是,票房 3.5 亿勉强回本的《幕后玩家》新导演任鹏远,继续和徐峥有了该系列的新作品《成为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