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豆瓣评分。
几天前,迪丽热巴和任嘉伦的新剧《恰似故人归》在豆瓣开出 5.8 分,在网上引起了一阵有关 " 高了还是低了 " 的讨论。优酷官方亲自下场发微博,用两个 emoji 表情代指开分 " 离谱 "。转发和评论区迅速分成两派,一派是剧粉,觉得该剧被豆瓣 " 恶意控分 ",并且号召大家去打分;另一派则觉得 5.8 高了," 玛丽苏古偶还想要多高的分?"
5.8 到底高还是低暂且不论,但此事再次印证了豆瓣评分目前仍然无可撼动的地位。几乎每一部热门剧开分时,这种讨论都要再来一遍,除了讨论分数本身之外,打分人数、开分时间、分数波动等所有相关的指标,都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舆论场上的热门话题。
近两年的豆瓣不太平,先是被罚款,而后又停止了秘密小组的服务,停用了一系列人数众多的娱乐小组。而作为豆瓣的 " 拳头产品 ",豆瓣评分虽然只是豆瓣诸多功能中的一个,但它背后却蕴含着几乎超越其他所有功能的价值。虽然各视频平台都开始做评分体系了,但豆瓣仍然是大多数习惯根据分数来决定观看与否的用户的首选阵地。
也正因如此,豆瓣评分的一丁点儿趋势,都会被发现。在今年第一季度上新的剧里,没有一部超过 9 分,最高的是冬奥题材剧《超越》,也只开出 8.2 分,打分人数不足 3 万,相比于去年有《山海情》和《觉醒年代》" 镇场子 " 的 Q1,今年到目前为止播出的剧在评分上,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到底是国产剧越来越差了,还是豆瓣用户越来越严格了?
评分跳水的第一季度
豆瓣评分评分的整体波动一直以来都颇受行业内外的关注。国产剧评分的 " 通货膨胀 " 是上一个时期的热门话题。" 良心好剧 " 的门槛从前几年的 8 分逐渐上调到 9 分,也因此引发了 " 评分含金量下降 " 的讨论。
门槛的上调,源自 8 分剧数量的增加,以及 9 分剧的出现。在 2019 年,国产剧 TOP10 的平均分为 8.23,排名前三的是《我在未来等你》(8.6)《小欢喜》(8.4)和《陈情令》(8.3),2020 年,依托于悬疑赛道的异军突起,平均分也来到 8.67,《大江大河 2》和《沉默的真相》晋级 9 分剧行列,《隐秘的角落》也拿到 8.9 分。
去年,评分 TOP10 的平均分稍有回落,但也有 8.53,而且 9 分剧的席位也增加到三席,分别是《觉醒年代》(9.3)、《山海情》和《功勋》(9.2),均为主旋律题材剧集。
不过,从今年开始,国产剧的豆瓣评分好像又有点 " 紧缩 " 的趋势了。和去年同期相比,豆瓣评分 TOP9 的平均分下滑较为明显,从 7.54 降到了 6.92,排名第一的《超越》只有 8.2 分。
虽然今年只过去 4 个月,现在要求一部 9 分剧的出现有点强人所难,但 Q1 并非没有现象级的大剧出现。上星剧方面,《人世间》在春节档热播,连续霸榜超过 60 天,热度和口碑都不输,但豆瓣评分也只有 8.1;网剧方面,被誉为 " 开年第一爆款 "《开端》甚至没超过 8 分。
一些被看作是 " 高分赛道 " 的类型,也出现了一些质量和口碑都还不错的剧。被 " 迷雾剧场 " 带火的悬疑赛道,今年出现了叠加 " 双男主 "buff 的《猎罪图鉴》,评分刚刚到 7;小成本甜宠剧也是高分地带,曾经出现过 7.3 的《传闻中的陈芊芊》和 7.9 分的《御赐小仵作》,但《一闪一闪亮星星》也只拿到 6.7 分。
比分数的变化更明显的,是评分人数的下降。去年第一季度,6 分以上的剧只有两部打分人数没有超过 10 万,分别是《荣耀乒乓》和《我的小确幸》,而今年则有足足五部。除了打分人数超过 70 万的《开端》之外,其余的都只有十几万人打分。
没开分的剧也变多了。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在豆瓣页面展出的已播 / 在播剧共有 101 部,其中有 59 部目前显示 " 暂无评分 ",占比将近六成,而打分人数超过 2 万的剧只有 15 部。
在新剧评分滑坡的同时,老剧却在缓慢上升中。一大批用户为经典老剧打高分,《毛骗 终结篇》的评分从 9.5 一路上升到 9.7,和《红楼梦》《大明王朝 1566》共同坐在国产剧评分的榜首,《仙剑奇侠传》以每年 0.1 的速度稳步上升,现在已经来到 9.1,《西游记后传》从 6.6 开始涨,已经突破 8 分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