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第一集里小赫刚来时候脱口而出的问题——
我是牲畜吗?
这究竟是她太焦虑,还是"卢蒙继承人"外小赫的潜意识推动她问出了这个问题?
你品,你细细品。
06
弦外之音
那么问题来了,这就是一部员工觉醒反抗资本家的剧吗?
有些话,不能多说,但也不能不说。
比如,剧的开头,卢蒙公司的建筑风格,你想到了什么?
是的,前苏联时代的美学特征,但随即,内部:
又是苹果等科技公司引以为傲的简约风格。
这意味着什么?
再看卢蒙公司控制员工的手段。
等级森严。
——最简单粗暴的控制手段,你不能有任何逾越行为,甚至未经允许连走廊都不可以去。
话术洗脑。
——有点像早年的行为社会学,通过反复诵读忏悔文字,以达到内心的认同,改变自己。
禁止学习外来知识。
——知识是危险的,公司之外的知识都是洪水猛兽,你不可以读书,法规以外的书都是违禁品。
禁止理解工作意义。
——使人进入一种原始思维体系的盲线,没有人知道,包括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
谎言欺骗。
——虚假宣传,挑拨离间,通过官方制造谎言,以挑起部门间的矛盾,使之无法自发团结。
幸福宣传。
——姿态上的欺骗,各种小奖励给人以生活在幸福中的错觉。
心理控制。
——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冷酷加上心理学的运用,各种手段让员工服从安排。
造神运动。
——塑造一个个克里斯玛型的领袖,把公司领导人变为一个个新的神。
……
是的,这些熟悉的手段,其实就是一种极权控制的手段,搭配上《1984》,妥妥的未来版老大哥瞅着你。
但。
《人生切割术》的好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反乌托邦叙事,正如上面所说,它搭配了一套现代的审美。
这相当于什么呢?当科技与政治手段完美结合起来,它便创造了一套更为无孔不入的体制。
在这个体制中,觉醒这件事,几乎没有可能。
赫胥黎、奥威尔的底子,《黑镜》、《西部世界》的方法,甚至更进一步,它并不仅仅只是呈现它,而是把目光放到背后,那一个个个人身上,讲他们的困惑,以及如何觉醒。
剧中的一个重要道具,也就是妹夫的那本书,已经说得很直白了。
这句话,值得复诵上百次……
写到这里,不知道你有没有起了一身冷汗。
而Sir最大的感受,是爽。
好久没有遇到这么值得细品、耐得住放大镜去看的好剧。
篇幅限制,还有好多细节来不及跟你们分享。
(欢迎评论区高手"毒粉"留言!)
它也启发了Sir的思考:
被规则"驯化",或者被情绪左右的我们,真的"完蛋"了吗?
我们时常厌倦规则——"工作十年,眼睛里的光都没了。"
我们也时常痛恨情绪——"愤怒是魔鬼,别被懒惰和悲伤支配。"
但Sir相信你一定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