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蓉觉得自己演戏之余也是在为演戏做着准备,“我一直在用心地积累生活,我看各种书,我关注社会的状态和人的生存状态,思索哪些人应该更加获得关爱。我热爱生活中的一切,为春天柳树叶露出新芽、小草生发出小尖尖而欣喜,为春天渐变的绿色而愉悦。我还会画画,我画得不好,但为了鼓励身边学美术的朋友能够重新拿起画笔,我故意要刺激他,跟他比一比,看谁画得更好。我们不能控制生活的走向,但是我们可以控制我们情绪的走向,我们会哭,会难过,会无可奈何,但是,我们也可以选择‘心若不动,风又奈何’,这些都是我演戏的能量,每一个角色其实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是用对于生命饱满的情感去触发的。”
而说起自己最想演的角色,田海蓉笑说自己其实已经演过了,但是还想再演,“我想演陆小曼,她是一个不被人理解的女人,世人看她是交际花,我觉得她是艺术家,是外交家。我在话剧《志摩归去》中出演陆小曼,演完之后我就特别有感触,这个女人的情感世界,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她是被误读的,有机会,我很想再演绎这个至情至义的旷世才女。”
生活走到最绝境的时候你就再勇敢一次,你的人生可能又反弹一下
疫情期间的电影市场并不乐观,《出拳吧,妈妈》逆势上映,让田海蓉觉得是一种“孤勇之战”。“我们每个人都为这部电影的创作付出了那么多,比如,谭卓都肋骨骨折了,我们真的很希望大家能够走进影院感受到这部电影所传递的温暖和力量。”
田海蓉曾经跟导演唐晓白聊天时谈及影片还能有另外一个名字,“我说如果叫‘再勇敢一次吧’这个片名也挺好的,这部影片彰显的就是这样的精神。面对疫情,大家也是这样,生活走到最绝境的时候你就再勇敢一次,你的人生可能又反弹一下,在逆境当中更好地生存。”
而且,田海蓉认为《出拳吧,妈妈》拍出了来自陌生人的温暖和力量,就像是疫情期间,大家互相帮忙,互相奉献一样,“影片中田雨扮演的教练,他对于白杨就是一个毫无关系的陌生人,但是,他那么尽心尽力地帮助她去抗击对手、对抗挫折,所以,我觉得生活当中哪有那么多计较?我们都应该把心胸放开。”
田海蓉说自己每天遇见小区里工作人员,都会主动跟他们打招呼、问好,“我愿意给别人一个微笑,我也愿意看到他们的笑脸。人在危难的时候,可能救你的恰恰是陌生人。”
田海蓉讲了一个她的亲身经历:“我有一次游泳差点溺水,当时,我最亲的女儿就在我身边,她太小了,三岁多根本救不了我。我还有一个表妹也在旁边,她不会游泳,救不了我,我就喊救命啊,救命啊!是一个陌生人从老远的地方跑过来,跳进池子里,把我救起来的。我当时还记得自己太恐慌了,不自觉地把他往下拉,后来我意识到,我必须放手,我自己出了事情,不能再连累另外一个人,于是我就放手了,这样一来,他反而轻松地就把我带起来了。这事发生了好多年了,我也曾写在我的微博上,感谢这位陌生人。同样的,我们同在地球上,虽然我们可能不相识,但是,我们愿意通过这个电影给人们一份祝福,一份呵护。就像是疫情中,这么艰难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很伟大,都在默默地与疫情抗争着,照顾着彼此。”
而田海蓉认为《出拳吧,妈妈》也是女性力量的彰显,她总是觉得这其中自有一种悲壮,“什么境遇下,需要一个妈妈去出拳呀?我看电影的时候,是感受到一种难过的,但凡家庭中有男子汉,那么,他们通常应该是冲锋在最前面的,所以,这部电影不只是关乎拳击台上一个女拳手的命运,更是关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女性,如何在苦难中去出拳,用一记左勾拳,一记右勾拳,去打出一片天。”
文/萧游 供图/辛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