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气急败坏,什么霍莉,他根本没听过这个人。
苏菲却慌了,因为她记得。
霍莉是她在牛津读书时的伙伴,还曾经帮自己做过笔记。
苏菲想起,霍莉退学前,曾莫名对自己大发脾气,还服用了紧急避孕药。
记忆碎片越来越多的浮现,像头箍一样越收越紧。
她必须要弄清楚真相。
但霍莉却像鬼魂一样,凭空消失了。
随着庭审的进行,一个惊人的真相被揭开。
这个女律师,就是霍莉。
苏菲注意到,律师同样是左手写字,也喜欢用密密麻麻的彩色便利贴。
原来,霍莉从牛津退学后,回到了家乡利物浦继续学业。
并且不知为何,容貌、声音、姓名全都变了。
这次案件,她作为利益相关者,本不应当接手,但她最终还是鬼使神差地接了下来。
她在庭审过程中却发现,女助手与自己曾经的经历如出一辙。
同样是在深夜中不小心撞上詹姆斯。
同样是急转直下,从激情变成强迫。
以及詹姆斯那句一模一样的对白:
「不要挑逗完了,又不给我」
而苏菲在了解越来越多的真相之后,决定不再忍受丈夫的谎言。
《剖析丑闻》虽然以性侵害丑闻为主题,但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受害者女助手身上。
反而花了相当篇幅,刻画妻子的态度如何转变。
这个转变过程,也正是本剧主旨被揭示的过程。
一开始的苏菲,是个绝对理想化的政界妻子。
她永远穿着昂贵的 max mara 外套,优雅地站在丈夫和孩子身边。
即便在遭遇背叛时,仍能在聚光灯下得体的微笑,并给予丈夫支持。
只有在无人的时刻,才会显露出自己的疑惑和痛苦。
这种克制,一部分源于对丈夫的信任,一部分源于她的童年。
苏菲小时候父母离异,所以她一直很重视家庭,期望可以做个模范的妈妈和妻子。
剧中花了大量细节来表现,丑闻发生后苏菲如何保护两个孩子。
然而,随着庭审的发展,苏菲发现丈夫的说辞一直在变。
当初说好只是单纯性关系,结果在法庭上又表示自己曾经爱上女助手。
一开始极力否认认识霍莉,后来又想起,自己确实和她发生过仓促的性关系。
最让她震惊的,是霍莉强奸案当晚的另一件事。
当时的詹姆斯和首相好友,同为「浪子」社团的成员。
那一晚,首相将毒品带到了私人聚会上。
一个同学吸食后,在首相怂恿下从天台跳了下去,当场死亡。
詹姆斯立即带着首相逃离了事故现场,并销毁了证据。
然后找了苏菲当做自己的不在场证人。
苏菲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凭着一腔爱意帮了詹姆斯。
而正是这件往事,让如今的首相被詹姆斯威胁,不得不选择支持他。
随着苏菲态度的转变,詹姆斯的角色也逐渐浮现在我们眼前。
从各种角度看,詹姆斯都不像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强奸犯。
相反,他得体又迷人。
学生时样样第一,职场上能力超群,对待妻子和孩子也温柔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