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影视剧主角的人设往往都偏爱“高智商”。上可管理大公司的霸总,下能智斗闺蜜的名媛,放眼皆是。似乎只要人物够聪明,观众就会喜欢。
而实际上,角色讨喜与否与设定虽有关系,但绝非靠“聪不聪明”,“高不高智商”来定义,最终靠的还得是演员的真本事——演技。
而相对于“聪明”而言,其实“不聪明”更不好演,或者说更考验演技。在华语影坛,就有这么一批了不起的演员,靠着成功塑造“不太聪明”的角色,虏获了观众的心。
01、刘青云 《阿呆拜寿》
提到刘青云,给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面相有点儿“凶”。
浓眉大眼,棱角分明的脸型,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压迫感”。稍微一皱眉就更显威严。或许这也是导演们总喜欢找他演江湖大佬或者彪悍警探的原因吧。
电影《阿呆拜寿》中的刘青云则十分难得地展现出来“呆”的一面,仅此一部,也成了影迷们珍贵的记忆。
电影讲述的是纨绔子弟招福本是个很凶,很霸道的人,在家产争夺战中被自家叔父算计,头部意外受伤而变成“阿呆”的故事。
导演也正是抓住了前“凶”后“呆”这一强烈反差,才有了刘青云出色的表演。
同时,也让观众期待于,习惯于演厉害人物的刘青云演起任人欺负的“阿呆”会是什么样?
被坏人殴打时,张着大嘴不停地搓着自己的头,又呆又让人心疼。
这种略带夸张但总能博观众一笑的表演方式可以说是TVB艺人的一脉相承,但由一脸严肃的刘青云演出来,效果似乎更上一层楼。
吴倩莲见他被打后想给他热敷,结果阿呆因为她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帮自己而躲过了毛巾,并且给了一个充满埋怨的眼神。
观众们在以往看惯了刘青云或威胁,或审视,或猜忌的眼神,突然看到他流露出这种痴痴的神态,不仅让人捧腹,也让人信服。
甚至让人看完后大呼:
02、郑则仕 《肥猫正传》
有时,一个经典的角色能让演员“吹”一辈子,肥猫这个角色之于郑则仕就是。
1985年,34岁的郑则仕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要自编、自导、自演一部电影《何必有我》。
在这部影片中,郑则仕饰演了一名患有智力障碍的角色——“肥猫”。
这部电影不仅让郑则仕成名,还帮他拿下了第五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最最关键的是,它还开启了一个属于郑则仕的“肥猫时代”。
在此后的将近20年里,郑则仕以“肥猫”为创作基础,相继拍摄了《肥猫流浪记》、《肥猫正传》、《肥猫寻亲记》,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从此“肥猫”也深入人心,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角色。
郑则仕饰演的肥猫之所以打动人,最主要的原因是太贴近生活了。
他为肥猫设计了两个标志性的动作:一是把手耷拉在肚子前,二是不自觉地耸动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