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话题的不断壮大,LSD 同好们也感觉自己越来越有话语权了。
他们宣称 LSD 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积极作用。
甚至建立公开的社区,交流各自的迷幻经验、分享不同的毒品。
在这种运动的推波助澜下,很多地方开始松动禁令。
在美国俄勒冈州,LSD 已经被合法化。
「提升自我的意识水平」,这是 LSD 支持者最常挂在嘴边的说辞。
但,这正是对于 LSD 最大的误解。
LSD 本质与其他毒品类似,属于一种精神化学药品,只会让你的感官和意识扭曲。
它与提升创作能力,根本毫无关系。
列侬、乔布斯、弗雷迪等,并不是依靠 LSD 才成为明星和大师的,而是他们本身就属于杰出的创作者。
毒品永远不能帮助一个人超越自身的庸常。
以披头士乐队为例。
从来没有人会将他们的音乐归功于毒品。
他们也曾表示,在录音时一定会保证自己的神志清醒。
更何况,LSD 也间接导致了披头士乐队的解散。
列侬追崇,保罗反对,二人对待毒品的态度完全对立。
这也加剧了他们在音乐理念上的矛盾。
列侬的前妻辛西娅也表示,LSD 直接影响到了她与列侬之间的感情。
而且,嬉皮士文化运动,也属于特殊时期的产物。
运动的爆发与宗旨,本来也与 LSD 毫无干系。
冷战阴影、越南战争爆发、麦卡锡主义横行,这一切历史因素才是造就嬉皮士运动的原因。
他们的本质是祈祷和平、追求解放。
但有限的革命条件制约了他们向上改变社会的可能。
他们只能以一种消极的形式与重压抗衡。
而事实上,这场运动因为致幻剂、性解放等过度的放纵与堕落,产生了偏离初衷的失控。
使得民众的态度也由开始的支持、鼓励,转向反对和抵制。
最终,在 1970 年代渐渐走向落幕。
所以,别拿无知当借口,也别用艺术做幌子。
即使是 LSD 曾经的使用者,也表达过对年轻人滥用毒品的痛心。
「垮掉的一代」代表艾伦 · 金斯堡,在代表作《嚎叫》的开篇写道:
「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挨着饿歇斯底里浑身赤裸,拖着自己走过黎明时分的黑人街巷寻找狠命的一剂。」
更不要忘记,在我国,每年都有近 400 名缉毒警察牺牲。
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 41 岁。
吸毒者花在毒品上的每一分钱,都会变成打在缉毒警察身上的子弹。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