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你又会觉得,他们其实离真正的幸福更近——
因为他们始终不认为,要活成哪个该有的样子。
只是困惑着,什么样的人生,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
有些观众会说——
怎么这部剧全员都不正常呢?
林小枫的偏执狂、宋建平的冷暴力、东北和娟子那么大逆不道 ……
但正常到底意味着什么?
Sir 想起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那个不务正业,虐待孩子的 " 疯妈 "。
别人问,为什么你的电影里,妈妈们总是不太正常?
姜文回应:
要求有组织 有家庭 有成长 有一定的规范
这个东西是人的设计
跟人的本质是有很多距离的
所以可能那个妈
她作为一个女性
她根本就没想成为一个妈
《中国式离婚》里, 谁最 " 正常 "?
林小枫的父母。
结婚四十多年,依然如胶似漆。
以至于林小枫把父母的爱情,看做婚姻的完美模板。
她结婚时跑了十几个照相馆,只为了照一张像父母那样的黑白结婚照,希望自己的婚姻也能永不褪色。
但真相是什么?
林父做知青下放时,跟一个女孩生下了林小枫。
原配不计前嫌把小枫接过来,让她认自己做妈妈,认亲妈为姑姑。更千叮万嘱丈夫,不要把真相告诉林小枫。
这可能就是观众看《中国式离婚》会觉得膈应、恐怖、压抑的原因。
它一语道破了我们对婚姻的迷思和挣扎。
都知道林小枫的父母悲哀、不自由,东北和娟子代表着解放和真实。
可大多数人,好像还是会相信幸福就该是相似的,看不清人性的瑕疵,为了一份不存在的完美,活成不明不白的林小枫和宋建平。
编剧王海鸰是一个离过婚的 50 后。
她对婚姻近乎残忍的审视,正来自她的真实经历。
所以当《中国式离婚》遭受 " 过于消极 " 的指控,当《牵手》被认为 " 美化出轨 ",她始终很淡定:
《中国式离婚》里的刘东北,《牵手》里的谭马,他们说出了我对生活最极致的看法,一夫一妻制,一生只爱一个人我都觉得事实做不到。我创造这些遭到社会道德批判的人是想通过他们的口说出一号人物不能说出口的真理。一部作品如果不能把作者的看法说出来一定力度不够,但我也并非为力度而力度,只不过想一吐而快。
这也许就是今天国产婚育剧拍不出好作品的问题。
没有作者的看法,只在乎财富密码。
编剧按照网络热度搜索社会话题,用婚育困境和关怀女性的口号,把网友的情绪一顿拼接乱炖。
于是观众仿佛走进了一个回音壁——
哦,这好真实。
哦,这不就是我说过的话。
但创作者自己的看法呢?
恐怕已经消失在大数据算法一般的信息反刍投喂中了。
Sir 并不觉得《中国式离婚》放到现在,还显得多冒犯、多新鲜。
但至少,它诚实地面对了婚姻的代价。
不仅仅是物质焦虑,更是当两个人为了苦苦维系体面的婚姻,伴随着多少精神损耗和情感绑架。
更让我们看见,那些以幸福为名的标准化生活,牺牲了多少不该设有标准的人生。
可惜的是,当一部十八年前的老剧,愿意抽丝剥茧地戳破了大多数人对幸福的虚假期待,而后来的国产荧幕,却没有顺着它的疑惑,真诚地分析下去。
于是今天的国产婚育剧和观众,就像是饭局上的长辈和年轻人。
其实聊不来,假装聊得来。
只想赶紧尬笑完赶紧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