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学与影视,携手开拓新境界(坚持 " 两创 " 书写史诗)——《人世间》热播的启示
核心阅读
向文学致敬,向现实主义致敬,向普通劳动者致敬,向一代代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奋斗者致敬,是小说《人世间》的精神内核
电视剧《人世间》成功地将有力量的文学转化为有魅力的光影,源自创作团队高度契合的艺术追求与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汇山河。贴着时代的脉搏、贴着人民的心跳,文艺创作天高地阔
电视剧《人世间》热播,带来了大范围的追剧热、讨论热。
2022 年早春时节,不少中国家庭在电视剧《人世间》的陪伴下度过。这部 " 全家人都爱看 " 的电视剧,创下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近 5 年电视剧最高收视率,目前已累计超 4 亿受众观看。电视剧热播引发有关话题持续热议,小说原著《人世间》也数次登上多家图书销售平台畅销榜。《人世间》由文学跨界影视,从专业阅读扩展为社会阅读,从文艺作品延伸为一种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
中国作家协会近日召开的 " 从文学到影视——《人世间》座谈会 " 上,20 余位作家、编剧、评论家、影视工作者展开热烈讨论。今天的文艺创作如何匹配波澜壮阔的时代变化?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文艺精品何以炼成?文学与影视如何互补?如何用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人世间》热播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贴着人民的心创作,就会得到人民的爱
正如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所说:"《人世间》热播,再一次有力证明了文学与影视的亲密关系。" 电视剧《人世间》的成功是站在文学的肩膀上。
原著长篇小说《人世间》以高票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它既是一部厚重温暖的百姓奋斗生活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发展史。向文学致敬,向现实主义致敬,向普通劳动者致敬,向一代代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奋斗者致敬,是小说《人世间》的精神内核。梁晓声说:" 我从未在感情上和劳动大众及他们的生活脱节。" 我们从中看到一位文学工作者对生活的忠实、对人民的深情。
电视剧《人世间》成功地将有力量的文学转化为有魅力的光影,源自创作团队高度契合的艺术追求与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人世间》剧本写了 3 年,直到电视剧拍摄关机前一个月,编剧王海鸰仍然在修改。电视剧与原著既一脉相承也添彩加戏,将小说表达转化为影视表达,有技术上的创造,也有理念上的突破。对于擅写家庭剧的王海鸰而言,改革家、企业家的生活是创作经验的盲区,但她没有退回创作 " 舒适区 ",而是迎难而上。她认为:" 仅把戏局限在家庭,势必会降低剧的分量,也不合小说初衷 "。踏踏实实拍出一部以工人群体为主角,辐射社会各人群、展现近 50 年中国社会变化的电视剧是导演李路的夙愿。李路说:" 国家的变化发展大家感同身受,我们不应忘记基层群体的劳动和付出。" 他将多年的思考沉淀倾注在这部剧中。诸多实力派演员为塑造好角色动了脑筋,下了苦功夫,以二度创作为电视剧添彩。《人世间》剧组工作人员最多时达上千人,辗转长春、哈尔滨等多地实景拍摄,曾为一场戏长途奔袭两三百公里,搭建 3 万多平方米的摄影棚还原小说中的 " 光字片 ",仅布光的灯线就用了 7 万多米。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观众不会拒绝滚烫、真诚的作品。从 115 万字小说《人世间》到 58 集电视剧《人世间》,创作精品是文学与影视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也是作品与观众最有效的沟通语言。
生动书写时代生活,写活了一个时代的精气神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认为,《人世间》热播,是 " 人民史诗的力量、人民美学的胜利 "。小说《人世间》的字里行间," 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与担当 "。电视剧《人世间》内蕴深沉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表达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等思想理念,改革开放中的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对良善品德的传承坚守,通过普通人的命运故事展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