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 年春节,17 岁的秦怡刚刚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不久。
一天,她应邀去一位朋友家吃饭,席间,一位风度翩翩、气质儒雅的客人亲切地问她:" 你在哪里工作啊,还是在学习呀?"
秦怡笑称自己已经工作了。
他又问:" 你在做什么工作呀?"
秦怡没有多想,告知对方自己在做演员,平时就是演戏唱歌,也没有其他重要的事。
客人追问她唱什么歌曲,秦怡答是抗战歌曲。客人立马有些激动:抗战歌曲可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哟!
之后,他们又谈了关于事业的很多话题,但秦怡一直不知道,这位客人到底是谁,为什么会这样跟自己谈话呢?
饭后,秦怡专门跑去问请客的同事,同事大吃一惊:周先生你都不认识?他是周总理啊!
秦怡才反应过来,但她确实不认识周总理,只知道他是领导人,但没想到领导人却可以这么和蔼,这么没有 " 官架子 "。
第一次和周总理的见面,让秦怡从 17 岁就在自己内心深处埋下了一粒足够坚定的种子:干文艺,不是为了混日子,也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理想。
之后,周总理还鼓励过她,并称她是 " 中国最美丽的女人 "。
可如今,番茄君却突闻噩耗,2022 年 5 月 9 日凌晨 4 时 8 分,秦怡走了。
秦怡是中国电影百年影史的真正见证者,有 " 人民艺术家 " 和 " 最美奋斗者 " 的称号。
2014 年,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拍《青海湖畔》的时候,秦怡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甚至困倦到直接在片场睡觉。
工作人员心疼秦怡,劝她多休息,她总是自我调侃是一位 "90 后 "。
2022 年 1 月 31 日,是秦怡的 100 周岁生日,她也正式从 "90 后 " 晋升为 "00" 后,可如今却突然去世,令人心痛惋惜。
秦怡是中国资历最老的一批演员,历经百年,也是我们这个世纪、这个时代真正的传奇。
施瓦辛格视她为偶像,靳羽西说她是 " 亚洲最美丽的女性 ",时光从不败美人,即便已经百岁芳华,依旧可以从秦怡的脸上,看到女性特有的优雅和风姿。
有人说,秦怡是旧上海在世的最后一位名媛;也有人说,秦怡是中国电影的 " 活化石 ",无论怎样的称呼,都在总结她的人生——因为她的人生,像童话一般传奇,她的每一根发丝里,都藏着世纪的故事。
一、立志报国参军,阴差阳错走上文艺道路
1922 年 1 月 31 日,秦怡出生于上海一个大家庭中,家中有 11 口人之多,是当时的名门望族,秦怡排行老六。
因为家中有条件,秦怡从小就开始学表演,并对文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时候的秦怡非常聪明,读小学都是跳着读的,六年学业,她只用了四年就完成了,随后进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读商科。
在学校中,秦怡就曾参加过话剧《放下你的鞭子》的演出。
因为在学校接受到了进步思想,秦怡随后离开了自己的封建家庭,参加了 " 中万 " 剧团。
1938 年,秦怡刚刚 16 岁。她没有读完书,那时的她有着一腔热血,第一次离家出走,前往武汉参加抗日宣传活动。
之后,更是在前线,做起了战地护士,她既在炮火中抢救过伤员,也看到了不少战争的残忍和生死的别离。战场上空闲的时候,她会给战士们缝补衣服和棉鞋,这让秦怡小小年纪就懂事很多。
后来,她辗转来到重庆,因为没有工作糊口,离家出走时身上带的钱早就花光了。但她没想到,自己同房间的姐妹,是李鸿章的孙女。在她的介绍下,秦怡有了一份写蜡纸的工作,每月也有了七八块的收入,足够让生活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