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时,余秀华躺在摇篮里坐不起来;直到六岁,她还不会走路。
八岁上小学一年级时,余秀华还没有自由行走的能力。奶奶、母亲和父亲轮流背她上学放学。背了大概一学期,她开始练习用双拐行走。
三年级时,同学们嘲笑她杵着拐杖走路难看。她一气之下扔掉拐杖,就这么摇摇晃晃走到现在。
余秀华喜欢语文老师,写了封 " 情书 " 给她。老师当着全班念了,还表扬余秀华 " 写得好 "。这是她文学的启蒙,也是鼓励。
中考时,余秀华差了十几分。她有勇气,跑到市里找校长。学校没收任何费用,准许余秀华入学。
好不容易上了高中,却迎来人生最痛苦的日子。由于手腕弯不了,余秀华写字很慢,语文考试时,连作文都来不及写。
" 我爸妈不了解我,他们觉得哪怕我读了大学也不会找到工作,因为我是残疾人。"
余秀华是学校的保送生,校长承诺保她上大学;但不管怎么努力,成绩始终在下滑,她觉得对不起校长。
到了高二,余秀华没参加期末考试就跑回了家。她收拢课本,一把火烧了。" 一切都是自己搞砸的。"
父母确实没指望她上大学。他们在村里盘了一个小卖部,维持女儿的生计。
回家一个月之后,余秀华就结婚了。
当时,她只有 19 岁,并不清楚婚姻意味着什么。
经人介绍,父母给余秀华招了一个上门女婿——从四川来荆门打工,比余秀华大 12 岁的尹世平。
结婚的时候,余秀华没感受到甜蜜,只担心那个男人会跑掉;生了孩子后,她巴不得尹世平跑掉。
两人的精神世界不对等,没话说。
从一个细节对比中,很容易看出两个人的三观差异:
余秀华说起过,下雨的村路泥泞,但丈夫从不会去接她,从没扶过她一把,相反,如果路上摔跤了,他还会嘲笑她。
有一次春节前夕,尹世平拉她去跟老板讨薪。
" 等下我老板的车会从那边开过来,你就立马拦住他,问他要拖欠我的 800 块钱工资,你是残疾人,他不会撞你的。"
余秀华沉默了很久,她问," 可是如果他真的撞了过来呢?" 尹世平说不出话。
这时候余秀华才明白,在丈夫眼里,她的命才值 800 块钱,还不如一头猪。
也是这样的岁月里,余秀华开始写诗。
最早发现余秀华的《诗歌》主编刘年,曾写下过一段精准的评价,
" 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
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
2014 年 11 月,《诗刊》微信公众号也刊登了余秀华的诗。对一个当时关注数只有 2 万人的公众号来说,余秀华的诗创造了奇迹——阅读量超过了七万。
随后,她的诗引发了转载潮。经学者沈睿推荐,网友推波助澜,《穿越大半个中国来睡你》被转发了上亿次。
余秀华红了。
成名之后的余秀华,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离婚。
毕竟,她在这段婚姻关系里,实在是太压抑了。
自己的丈夫,并不理解她,反而经常肆无忌惮地拿余秀华最在意的残疾,跟自己的工友们开着恶意的玩笑。
余秀华想离婚,丈夫尹世平不同意。尹世平的朋友出主意,让他去哄哄余秀华,还说:
" 女人就是个猪,全靠你会哄 "。
尹世平没有反驳,反而认同地说:" 就是啊。"
2015 年 2 月,《月光落在左手上》发行。余秀华收到第一笔版税,有了独立的本事。她下决心离婚。
余秀华要离婚,尹世平不同意,父母不同意,周围人也不同意。
她走进法院,起诉离婚,工作人员也劝她别离了,要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