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天气环境恶劣,跳伞高度达 5000 米,没有参照物,没有地面指引,生死就是一瞬间。
48 岁的资深老炮李振波,从浓浓的云雾中等来了一条云缝,便领着其余 14 人,奔赴一场没有 plan b 的跳跃。
我无法想象,士兵们无法打开降落伞时,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由于超越了极限高度,开伞器无法正常工作,他们在空中自由坠落了一千五百多米。
但他们不得不赌。
灾民被困了两天两夜,外界无从得知内部情况,后续自然无法有效展开救援。
幸好,大家都安全降落。
比起生命威胁,骨折、划伤脸都只是小伤,不妨碍他们立刻传回一手消息,为抗震救灾工作拉开了序幕。
如今,15 位勇士分散在各地。
领头人李振波干回了老本行:作为高级工程师,一心钻研重装空降理论。
也是那一个无法使用的开伞器,让他意识到了咱们专业上的短板,和团队一同研制出了五款重装空投设备。
于亚兵、李玉山、殷远、向海波、王君伟、刘志保仍坚守在部队。
他们会继续带领一代又一代空降兵,走上征程。
还有更多人回到了普通的生活中。
任涛退伍后长期跑运输,雷志胜回到老家街道办工作,郭龙帅成了交通运输局的职工,王磊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赵海东担任一名公路养护员,王君伟则转业成了一名警察。
但他们只是在日复一日的平淡中,换了一种方式守护——
无偿捐助孤寡老人、失学儿童,坚持以劳动立身、哪怕手指因工受伤也要继续干,成为那个平凡的、却不可或缺的好人。
听说他们现在有空也会聚一聚。
前些年重回汶川,当地百姓泪如雨下。
是的,大家都还记得呀。
3
不能忘记的,还有那支“汪汪队”呀。
这支由 67 只搜救犬组成的队伍,发现了 70% 的幸存者。
那一年,有一只年仅一岁的孩子,游走在救援一线。
这只名叫冰洁的小狗,第一次参加任务,便去了震后重灾区北川。
小狗不懂什么叫做悲欢离合,小狗只知道人类的一句指令便要勇往直前。
哪怕鼻子满是黑灰,被废墟的玻璃戳破,舔得满嘴都是血,爪子被磨得血迹斑斑,掰开全是伤口,也要一寸一寸地搜寻。
这个英勇无畏的孩子,救下了 13 条生命。
还在一片幼儿园的废墟上,找到了当时 6 岁的任思雨。
如今的任思雨已经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
当小姑娘走上人生新开始,冰洁慢慢退出了救援一线 …
在 08 年冰雪灾害、10 年南京“ 728 ”爆炸事故,14 年昆山“ 82 ”爆炸事故,16 年盐城“ 6.23 ”龙卷风冰雹灾害之后。
每一次的高强度救援工作,都在冰洁身上留下了勋章与伤痛。
当年相遇,训导员欧阳洪洪 23 岁,冰洁只有 8 个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