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王峰 实习生 李玉琪
" 有个精神病,每天在微博骂我,风雨无阻,最近有些日子没来了,我有点担心:他是不是死了?"
最近国内著名编剧、作家、汪海林在微博上挂出了这句,当然赢来无数骂声。百度输入 " 汪海林 ",蹦出的第一个关联就是 " 汪海林为什么总是针对肖战?"
日前,汪海林(顶端号:汪海林)正式入驻顶端,同时接受了顶端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他认为目前娱乐圈的风气已经有所改善,流量明星也开始积淀自己,试图用作品说话,但要搞清楚的一点是," 不是我针对肖战,而是肖战的粉丝老是针对我。"
骂战要有边界感,不能引战到线下
不管是发起业内联合抵制于正、郭敬明,还是长期以来针对肖战等流量明星发表言论,汪海林在业内向来以心直口快,敢说话著称,在他看来,自己的行为是文化批评或者行业批评," 为什么我的声音会引起更多关注?我觉得核心问题是我的话有观点,更重要的是有立场。"
汪海林认为,这些年不管是社会评论也好,艺术评论也罢,专业人士容易出现一种 " 有观点、无立场 " 的态度," 他们分析得很专业,但他本人是什么态度,真正的立场是什么?都不会给你明说," 汪海林说," 我的评论会引起更多关注的原因是,我既有观点又有立场,没有暧昧的态度在里面。"
汪海林坦言,自己在骂战中会恪守安全边界," 我以法律为边界,比如于正骂我,那我就反过来骂他,但要考虑法律风险,我用的是‘建议你不要信骚扰,建议你不要行贿了’,在措施上已经以法律为界限进行自我保护,我认为所有的批评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这一点很重要,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虽然骂战众多,但汪海林从不引战到线下,他说:" 我批评的是某个现象,比如抄袭,比如流量明星,但我从不去人肉某个明星,去挖某个公司的情况,这个不是我擅长的,也没这个权利。我就把握这一点做文化批评和行业批评。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从来不是收了钱去批评的,不会为了某一方面的利益去评价另一方。"
流量明星以前的路子走不通,转型空间小
肖战和汪海林的名字几乎在网络上捆绑,对于这一点,汪海林解释,不是自己想针对肖战,而是肖战的粉丝老是针对自己," 我批评过鹿晗,鹿晗的粉丝没有针对过我,但肖战要是有什么好事儿,粉丝一定会在微博上呼唤我,要跟我显摆;肖战要是有什么坏事,粉丝也会跟我说,‘都怪你们,都是你们造成的’。所以关于肖战的信息我就特别灵通,大小事都知道,全是他的粉丝告诉我的。"
有人认为是黑粉作祟,但汪海林研究发现,肖战粉丝的主体并不是黑粉,他说:" 就是肖战自身的粉丝,大家会给肖战粉丝一个定义——人数最众多,聚集能力最强,或者可以说攻击性也强。别的明星也可能会受到批评,但他们的粉丝从来没有会有这么强的攻击能力。"
关于流量明星,汪海林认为现在他们都在主动转型,以前他们是没有内容,也没有真正作品的,优酷、腾讯、爱奇艺三大平台也正处于调整期,现阶段对于流量明星是一个困惑期,靠原来走流量的道路肯定行不通,如何去转型成为关键," 他们现在大多是二十多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演技什么的也差不多定型了,转型空间是比较小的。他们好多是从唱跳歌手转型而来,脱离了流量模式去做演员,还不如回到原本的领域去深耕。"
把握好影视剧选题,才能真正站上行业顶端
汪海林坦言最近看过的一部优秀电视剧是《人世间》,然而从平台思维来看,它并不符合一部爆款剧的特征,比如前三集要出事儿,死人、车祸、离婚这三件法宝都没有," 但这种现实主义题材剧起的是一种引领作用,当时李路导演请我看剧时,我就说,这是扭转影视剧市场乾坤的重要作品。《人世间》会告诉各平台和整个社会,我们需要一种什么风格的电视剧。"
在目前的市场上,影视剧的选题是最重要的,汪海林认为这是比剧本还重要的事,如果抢到了这个题材,可能意味着成功了一半,现在之所以烂剧多,汪海林认为原因有二," 影视创作者永远有两个目标,一个目标就是你要完成甲方的要求,这是对的,这是职业性的要求。还有一个就是自己专业的要求,创作者有没有更高的自我要求,剧本写成这样就行吗?演员演成这样就行吗?这就是对创作者专业的要求。这些年出现很多烂剧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他们只去完成甲方的要求,而忽略了自我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