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她不知道孩子是毛杰的,之后是绿油油老公发现孩子 dna 和自己不匹配,安心才知道孩子不是自己和老公生的。
而此时,真正的孩子他爹来向女主寻仇,杀了女主的大冤种老公,女主自己也差点为脚踏两条船的黑历史挂掉。
逃脱追杀的女主,几经辗转来到北京,认识了给女富一代当小白脸的男主。佟大为扮演的男主,愿意给女主他儿当第三任爹,然而孩子真正的爹杀了过来,弄死了孩子。
女主先死老公又死儿子,悲痛欲绝,没法和男主继续谈恋爱了,于是远走高飞人间蒸发,用工作来消磨自己的痛苦。这个故事放在现在来看,首先女主就有三大不正确:
1、怎么能一个女主搞三个男的?先是劈腿刑法帅哥,然后和男主几乎无缝衔接,这太不道德了吧。
2、女主怎么可以在不清楚对方底细的情况下,就和对方乱搞?有没有点职业敏感度?
3、女主为什么不早告诉孩子真正的爹,孩子是他的?她是不是故意在降智?
这种台词,有性别歧视嫌疑,应该也不会再出现了:
回头看我们童年、少年时期的剧,道德观念不在人均线的一抓一大把,面对抉择时犹豫、或者是做不出正确选择的更是一堆。
《钻石王老五的艰难爱情》里,女主为了给男朋友借钱治病,和邓超扮演的霸总男主结婚。杜江扮演的前男友为了报复女主,弄晕女主拍了果照,勒索男主 6 位数。
男主不仅没有当场报警,也没立刻手撕男二,甚至还和男二慢条斯理地促膝长谈。两人的谈判对话,每一句都很毁三观:
男主反驳女主 ex 的话,好像很粗鄙,有点不堪入耳,但好像每一句都找不出毛病。找不出毛病,可又觉得男主作为一个乘人之危夺人所爱的人设,批评男二这种彻头彻尾的大人渣,有点幽默。
好剧肯定是脱离强行狗血和强行正确的,不过硬要在两者之间挑一个,我会选强行狗血。或许狗血在某些时候还能引发共鸣,但强行正确一定没有办法引发共鸣。
不正确的正确打开方式
《玉观音》的女主好歹是个没毛病的成年人,《天若有情》的女主展颜,是个心理多少带点毛病的 18 岁少女——
她有盗窃癖,喜欢做那种大庭广众下感到很刺激的事儿;
她对她年少的养父不仅是爱情,还有生理欲望。关于养父和已婚女的不正当关系的劝分话术,她让养父有什么需要冲自己来," 我可以和她一样躺左边 "。
这部剧并不会给人一种越看越龌龊的意味,女主前期是不断地在犯错,有时候是故意的,有时候只是单纯被妄想冲昏头脑,而她周围已有很多人意识到这样做是有问题的,想尽办法一起去陪她克服这些问题。
当韩剧初代男神车仁表,含情脉脉地对着董洁说你能不能去看病,我作为观众,脑子里左边一个小天使 " 帅哥说的好对 ",右边一个小恶魔 " 你俩在一起我也不反对 ",戏剧冲突直接拉满了。
演不正确的故事,只要做到一点:不是宣扬,只是讲述。
《玉观音》里,女主一次次过度美化自己的记忆,看得让人很上火,但是观众知道,这部作品只是在讲世界上有一种人,是有这种思维的:
擅长自欺欺人,有时候甚至都在伤害自己了仍旧不自知。思维有点原始,本性不坏。这不是单纯叫做绿茶婊或者白莲花,在一次次后悔里,角色特质才会层层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