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的时候,那英发现自己的声线很接近当红歌手苏芮,
她就刻意模仿了几首苏芮的歌曲,同学们发现她学得惟妙惟肖,就打趣叫她"小苏芮"。
后来那英还给自己起了一个艺名,叫苏冉。
翻唱了很多首苏芮的歌,还出了翻唱的磁带,不仔细看还真的被"山寨苏芮"迷惑了。
按说,那英家庭条件也不差,在歌舞团做主唱也能多挣一些钱,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她还要翻唱磁带挣钱。
原来她交了一个男朋友,条件非常差。那英将自己挣的钱都给这个贫穷的男朋友花了,
甚至这段稚嫩的感情结束时,那英还给了那个男孩一些钱。
1987年,毛阿敏在国际音乐节上拿奖归来,走上"歌坛一姐"的王座。
这时候,谷建芬的"声乐培训班"也走到了大家的眼前。
谷建芬凭借自己的创作能力已经在流行乐坛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为了推动流行音乐的发展,她创办"声乐培训班",开启了歌坛最开始的造星计划。
毛阿敏就是出自这个"声乐培训班"。
消息一出,全国热爱歌唱的年轻人都慕名而来,包括远在沈阳歌舞团的那英。
尽管隔着距离,在姐姐那辛的帮助下,那英辗转将自己唱歌的一盘磁带交到谷建芬手里。
但是那个时代,录音带质量不好,谷建芬没办法判断这个年轻女孩的唱功到底如何。
终于,机会来了。
姐姐那辛给那英报名了"阳光杯青年歌手大赛",两人远离父母,走到了北京。
姐姐此时还有自己的学业没有完成,虽然两个人没有收入,但是也不敢张口给父母要钱。
姐姐就利用课余时间摆摊挣钱,维持这两人开销,这是姐妹俩"北漂"生涯最苦的时候了。
终于比赛开始了,那英在决赛舞台上,一曲苏芮的《我找到自己》打动了观众席上的蔡国庆,蔡国庆觉得这个姑娘太厉害了,他心想,这姑娘不是第一名,第一名还能是谁。
果不其然,那英不负众望,一举拿下金奖。
那英在舞台的表现除了打动了观众,还打动了谷建芬。
她亲自来到后台,邀请那英加入"声乐培训班"。
和蔡国庆、毛阿敏、解晓东等人一起学习,同吃同住。
虽然进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地方,但是那英并不受重视,
并且还用自己第二个艺名"苏丙"继续靠着翻唱苏芮的歌赚钱。
并且谷建芬每次给毛阿敏写了新歌,都要那英唱了小样,再拿去给毛阿敏演唱。
那英脾气又暴躁,直接嚷嚷不公平,让谷建芬也给她写歌。
她还经常因为小事跟同学打架薅头发。
怪不得谷建芬评价那英,"长副好嗓子,长个狗脑子。"
正值青春豆蔻年华,那英面对爱情也是直来直去的性格。
1990年,蔡国庆大火,那英在跟他合作舞台的时候动心了。
不久以后,大大咧咧的那英向蔡国庆表白了,她跟蔡国庆说:"要不咱俩试试?"
那英非常自信,以为已经十拿九稳了。
没想到,蔡国庆直接告诉他,他喜欢那英的姐姐那辛。
表白失败后,那英没有放弃追求爱情的美好期望。
转头她又瞄上了解晓东。
但是解晓东也拒绝了大大咧咧的那英,并且不久之后认识了余佳恩,
两人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
那英情场接连受挫,她开始全情投入到工作中。事业开始越来越有起色。
那英1993年离开了培训班,和台湾福茂唱片公司签了3年约。
虽然专辑销量在台湾非常惨淡,但是那三年的确推出了几首传唱度非常广的几首歌,
比如《雾里看花》、《白天不懂夜的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