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田夸奖沙耶加的语言也很有意思。他夸工藤," 你真是天才级的创意 + 夸张的知识贫瘠性 "," 你简直是时尚潮流之外的无知族女王 "。
看似坦率的对白一方面轻松好笑,一方面测试了沙耶加的心理强度,也避免了错误的坑(比如玲司妈妈常说的 " 只要做就会做好 " 听起来靠谱却是流行的谬误)。
▲即便测试不理想,坪田也对沙耶加夸赞有加
他更像是一个会召唤魔法的魔法师。
除了制定学习计划,坪田老师还针对历史薄弱的学生推荐了历史漫画书,考前赠送好运咖啡、守望相助(沙耶加考试成绩没下来的时候坪田、老社长、玲司三个大男人枯坐等候,确知通过后大家都拥抱笑哭了的细节)、以及写信鼓励,等于说,一个工藤沙耶加的入学考试,成了全家人 + 全补习班老师和校长 + 补习班朋友 + 闺蜜三人组的希望。
在决胜一击来临之前,潜在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力量都是非常重要的,这真的是在召唤魔法——召唤工藤沙耶香的心流,唤起让她全身心投入,同时伴有兴奋感的一种学习心理状态。当人物处于心流状态时,会感到时间好像停止了,而且这项活动的难度刚好与她技能相匹配,既不感到无聊而放弃,也不会因为太难而紧张 ……
▲学渣转身变成了学霸
梦想照进现实原本就是离奇之事,但深度的打磨和细节将可信与现实融为一体,当所有激励的星火积累到足够规模,主人公堪称决定性的事件一定要爆发了——
既用尽锦囊,上足保险,士气高昂,焉能无胜算?
少女的实现
说到女主的自我,当然是关键中的关键,昔日浓妆艳抹的青春期少女,并不只懂吃喝玩乐,她需要通过考上庆应大学,换来自信满满的活着,打败注定成为废物的宿命。
需要强调,工藤沙耶加并非普通辣妹,她只是顶着辣妹符号的潜在成功人物,她的原型——小林沙耶香在今年的第二次成功足以证明这一点)。
成功人物首先是风格独具的梦想家,坚持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并能忍受艰苦的刻意练习和延迟满足,这在片中已有很好体现。
▲垫底学渣工藤沙耶加,完成了自我的超越
其次需要解决一个逻辑的问题,放着很有前途的肤浅辣妹不做,为何要学人家当学霸?辣妹和观众一样,不会随便拿个理由就行动。
当然是要改变被逼退学的窘境,但这只是小目标。
原来躺平的路走不通了,习惯的平衡被打破了,被逼绝境不服输的个性被激发了。索性放手一搏,最好通过实现不可能的任务,改变自己、妈妈和妹妹在家庭不被重视的地位,报复爸爸。
这是中级目标。
▲考上应庆的激动一刻
那么这时,编剧对于妈妈性格中闪光点的塑造就落在了实处,沙耶加承其基因与历练,理所当然的独立、有主见、担当、隐忍、坚强、乐观、自信 …… 突破了她自我贬低的牢笼。
她需要的自信,是一个不断战斗不断积累的过程,类似菜鸟玩家升级打怪:逆光中美少女骑单车的镜头,寓意追逐梦想的微光,昔日最重视的大波浪卷逐渐平直,寒风中的泪水封印在脸上。
▲逆风而行的工藤沙耶加
为什么我们喜欢励志故事?因为资源永远不够、时间永远不够、被爱永远不够、正义永远不够。
如果我们还想要在短暂的人生中成就点什么,就必须抓紧手里的一切,与我们欲望的匮乏迎头交战,超越动物性的胆识与磨砺,才见优美的人性之光。
这才是最终极的自我实现。
不得不承认,在挖掘人物心理方面,日本编剧比很多东方国家都更细腻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