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她一页页地翻看着表格,一边寻找那张可以证明身份的相片,一边也翻过了包括她自己在内的,很多人改变命运的时刻。
而这其中,就包含了张靓颖。
张靓颖《超级女声》海选片段
和李宇春、何洁一样,张靓颖也出自成都赛区。对比其他人,她的成长过程并不轻快和明朗。
年幼时,由于父亲重男轻女,她自小便没有感受到太多的父爱。后来父母离异,她跟随母亲生活,父亲重组家庭后,父女间的交流便更少了,"整个生活当中就像没有这个人一样,爸爸连我多大年纪都不记得"。
很久之后,再谈起儿时的经历,已经成为"天后"的张靓颖仍觉得无奈和遗憾,她说:"我人生中的第一个竞争就‘输了’,只因为我是个女孩。"
张靓颖谈童年
父母离异后,张靓颖每月都会去父亲的新家领取100元的生活费。对方并不友善,每次都是不情不愿地将钱塞进她的手里,偶尔还要冷嘲热讽地数落一番。
类似的事情发生的太多了,张靓颖也不渴望见到父亲了。
1998年,张靓颖的父亲去世,14岁的张靓颖开始与母亲张桂英相依为命。
当时母女二人就住在一间工厂的集体宿舍里,老楼基础设施破旧,连日常洗澡都成问题,晚上连热水都没有,可即便如此,她们还是在那里住了3年。
张靓颖与母亲曾居住的旧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靓颖是被生活"逼"上音乐之路的。
父亲去世后不久,张靓颖的母亲也下岗了。为了养活孩子,母亲不得不重新找工作。一个中年女人没学历、没背景,只能做一些粗重的体力活,日积月累下来,落了一身的病。
察觉到母亲的压力后,自认并不擅长学习的张靓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打工上。可一个还在上初中的女孩能做些什么呢?想着音乐是自己唯一的爱好,于是她便萌生了靠唱歌挣钱的想法。
在张靓颖的记忆中,自己的整个少女时代都是忙碌的。
她时常需要骑着自行车,穿过一大片高低不平的土地,到很远的地方唱一首歌赚取报酬,婚礼现场、开业典礼、新房乔迁,她拿着麦克风站在各类人群之中,可热闹总是别人的,她却只觉得孤单。
年纪稍微大一点时,张靓颖开始到酒吧驻唱。一个晚上,3首歌,一共60元,"有时候十几天就能把一个月的生活费赚够"。
母亲身体不好,时常需要看病吃药,她觉得自己拖累了女儿,可张靓颖却只说"妈妈,你看我唱歌也能养家了"。
张靓颖与妈妈早期合影
对于张靓颖来说,音乐之于自己最初的意义不是"梦想"而是"生活",是维持生计的手段,是证明自己并不软弱的方式。
除了生存,她对未来没有任何野心,直到那个叫冯轲的男人出现。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冯轲认识了张靓颖,他很欣赏她的歌声,她很仰慕他的沉稳、干练,二人成了朋友,不久之后又成了恋人。
与冯轲相遇时,张靓颖还不到19岁,虽经历了不少生活的磨炼,可对于复杂的社会仍是一知半解。冯轲不同,当时他已至中年,在商海驰骋许久,与朋友合伙经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算是中国第一批"网上冲浪选手"。
无论是从年龄还是阅历来看,二人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差异。
那个时候冯轲已开始尝试演艺经纪工作,他认为凭借天赋和实力,张靓颖很有机会成为下一个歌坛天后。因此,他开始带着女友频繁参加歌唱选秀比赛,而《超级女声》也是其中之一。
其实对于"超女",张靓颖并没有太大的执念,参赛过程中因为压力太大,她还萌生过退赛的想法,最终还是在冯轲的劝说下,才坚持完成了比赛。
张靓颖、冯轲早期合影
这是2005年的夏天:
21岁的李宇春阴差阳错地被推上了舞台,在演唱海选歌曲时,她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人太多了,赶紧唱完走吧";
同样21岁的张靓颖还不懂何为"选秀",便稀里糊涂地被推进了名利场。回忆往昔,她说自己当时最大的梦想,是和爱的人结婚、组建自己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