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地下这种住房在韩国相当普遍,很多囊中羞涩的人,特别是刚刚步入社会准备打拼事业的年轻人,都会因为便宜而选择住在条件相对不太好的半地下。
但半地下室其实一开始并不是用来住人的。
20世纪70年代左右,朝韩之间局势紧张,因为担心两国之间冲突升级,韩国政府修订了建筑法规,
要求所有新建的底层公寓楼都要有地下室,以便在国家紧急情况下用来做掩体。
所以一开始,它主要是起一个“避难所、防空洞”的作用,甚至当时出租这样的半地下室都是犯法的。
但随着首尔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多人涌入这个城市,却又空间不足的情况下,政府不得已把这些地下空间合法化成可以住人的地方。
但可以住人,并不代表这里是人们理想中的家。

吴基哲睡在半地下室的家里
在韩国传统观念里,有辆好车、有个好房是非常重要的,而住在租金便宜、条件差的半地下室里,毫无疑问是一种贫穷的象征。
对于“半地下”这三个字里透露的尴尬,韩剧也不止一次地提到过。
《请回答1988》里,德善因为住在半地下室感觉丢人,狠下了决心才第一次把两个闺蜜邀请到家里来玩。
虽然被曼玉小天使解围说“穷有什么罪啊,丑才有罪呢,你很漂亮啊”,但那种住在半地下带来的耻感还是无法掩藏的。


余晖在学校里办“一日茶座”,被老师发现叫家长,爸爸和余晖一起从学校说笑着出来的时候,却听到同学们都在喊自己的儿子“半地下”。
听到这个绰号,爸爸嘴角笑意冻住的一瞬间,太让人心疼。

贫穷就像一张细细密密的网,罩在了这个家的每个角落、每个人身上,没人能够幸免。
就像《寄生虫》里被富人嫌弃的味道,尽管没办法透过镜头真正闻到是什么味道,但我们都知道,那是浸泡在贫穷里散发出来的味道。
甚至,这都不算是一种电影里的夸张表达,这就是现实。

吴基哲说,“说实在的,我真的对我住的地方很满意,我选择这个地方是为了省钱,我也确实省了很多钱。
但我注意到,人们总是会觉得我很可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