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惠珍曾透露:
" 这行好现实,有钱人喜欢玩高难度,问价出价的多,一线红星或者有知名度的明星,都不是一般中间人可以撮合。"
因为这句话,一众当红女星,都卷入是非。
撇清,撇不了。
解释,解释不清。
1993 年," 关某琳高尔夫球 " 事件轰动一时。
消息虽未证实,但世人认为,这从侧面印证了古惠珍那句 " 有钱人喜欢玩高难度 "。
1997 年,香港又爆出过 " 文莱事件 "。
有人安排女明星去文莱,让富商按月包养。
消息一出,众多女星下场辟谣。
梅艳芳说自己够强势,没人敢打主意。
李若彤坦言,自己没有风情可卖。
洪欣为辟谣发毒誓。
苑琼丹承认曾有 "yin 媒 " 联系自己,她不明就里,对方挂断电话。
(图片来源:《电影评介》1997 年第 4 期)
消息又是一时轰动。
这更让看客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摩每个女艺人。
再后来,流言不绝。
2008 年,黎姿卷入 "yin 媒门 " 是非。
2010 年,应采儿爆料,好友被 yin 媒骚扰。
多年下来,公众对娱乐圈 " 乱、贱、淫 " 的印象根深蒂固。
并为此总结了多种派系。
单纯联谊型:
大家只是交个朋友,扩大交际圈。
倾慕邀约型:
富豪相中了某位女艺人,想展开追求。
助兴增光型:
富商在饭桌上谈生意,有女星陪衬在旁,是身份的象征。
特殊饭局:
吃饭是假,X 交易是真。
(图片来源:网易娱乐)
真假难辨的饭局价,也时不时被爆出。
(图片来源:网易娱乐)
2009 年,香港某周刊还把价格制成表单。
多名女星,都在榜上。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不难看出定价标准:
名气要大,
人要甜,
性格要乖巧温顺好控制。
这才符合权贵们的口味。
纵观香港娱乐圈几十年的发展,富商权贵们筛选 " 玩物 " 的标准,从来没变过。
而所谓的饭局,就像一台审核机器。
古惠珍之流,或明或暗地站在机器面前,以颜值、身材、皮肤、年龄、名气、头衔、脾性、服从度 …… 多重维度考核,明码标价,替权贵 " 选妃 "。
在这过程中,女性完全被物化。
人的价值不见了,只作为一个 " 玩物 " 而存在。
这就是真实的港娱生存法则。
世人皆以为,娱乐圈鲜衣怒马,繁花著锦。
但拂掉幻想的泡沫,你看到的,就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深坑。
进入其中的女子,99% 难成名,难成角儿,只成刀俎上的鱼肉。
被玩弄,
被欺诈,
被利用,
到头来,青春尽毁,一无所有。
比如陈宝莲,被富豪玩弄,跳下高楼。
比如郑艳丽,在 " 干爹 " 死后,沦落到在麦当劳做服务员。
而为虎作伥者古惠珍,同样以悲剧收场。
当她年老色衰,风光不再,又无一技之长,生活非常落魄。
贫病交加,
没有经济来源,
仅靠领救助金度日。
(图片来源:新浪娱乐)
然而,早在当场,名利场热闹非凡,诱惑在前,当局者迷。
人人都认为,自己会是笑到最后的那个。
看不到前车之鉴。
看不到奸险恶途。
也看不到,几十年后的蜃景不再,人生破败不堪,已无回天之力。
不知道时光重来,香港风平浪静,宴席击鼓传花。
有人传来消息,让古惠珍前去赴局。
她会不会再度推开门,走向那个辉煌的陷阱,缓慢地堕下去,任风光之下的黑暗吞噬自己,也吞噬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