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谁才是此次抄袭事件的责任主体,网络声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多名法律界人士表示,刘德华无须为广告侵权行为担责。但是,这次事件可能对刘德华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网友们都心疼华仔辛苦耕耘一生,到中年却无辜中枪、名誉受损。德语君也同意华仔无需担责的观点。虽然刘德华出演了该广告,但刘德华方并未参与广告文案创作或后期审核的环节中,刘德华方对广告文案抄袭的情况也不知情,因此,他并不需要对文案抄袭负相关法律责任。德语君认为,在这次事件中,奥迪和其广告代理公司都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作为品牌方,自己的广告在文案上出了问题,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广告的拍摄和制作肯定是在品牌方与广告代理公司达成一致后才推进的,因此,如果“北大满哥”想要索赔,应该找直接品牌方,即奥迪。如果奥迪被索赔,那么奥迪可以进一步向其广告代理公司追责,毕竟广告代理公司才是整个广告的创作者和制作者。但要论谁才是最大的责任主体,@博客天下发表的文章中提到:“要想知道此次事件的主要责任方,需要根据奥迪和上思广告之间的合同去判断。如果合同内容约定了这则广告在制作完成后的著作权归属到哪一方,那么拥有著作权的那一方就要承担主要责任。”


据悉,这次抄袭事件并不是上思第一次为奥迪策划和拍摄视频,双方一直保持着合作关系。在此前,上思广告就曾因发布带有“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字眼的广告,被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4.1万元。

如何杜绝?
有趣的是,该广告的导演彭杨军随后又被扒出,他为宝马中国拍的广告《良仓x全新BMW 8系》也涉嫌抄袭。各大视频网站上,由彭杨军拍摄的汽车广告皆暂时无法观看......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可以说,“小满”广告抄袭事件揭露了汽车广告界乃至整个广告界的抄袭乱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那么应该如何遏制抄袭乱象,避免复制粘贴式的创意,引导行业走向正规健康之路?德语君认为,首先在法律上,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