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名叫茱莉亚,于两年前(1990 年)失踪。
负责调查此案的警察将柯比传唤到警局。
原因是,死者茱莉亚的伤口与柯比的高度相似,在后续的调查中还发现了凶手同样在她体内留下了一件 " 纪念品 "。
凶手的再次现身,让柯比看到了希望。
在遇袭之后的六年中,关于案件的一切都毫无线索。
她只能独自默默消化着时间跳跃的折磨,与周围人、事、物改变带来的惊讶和恐慌,成为他人眼中的异类,被打上 " 精神病 " 的标签。
她更名换姓,甚至变了样貌,本打算逃离这座城市。
但如今直觉告诉她,为自己讨回公道的机会来了。
她忽然搁置了逃走的想法,开始了一场主动出击的追凶。
同样执着于此案的,还有负责报道此案的《太阳报》的记者丹。
与柯比一样,丹也是报社的边缘人物。
他药物上瘾,情绪失控,却对真相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
在证据链不完整、仍存在诸多疑点的情况下,他不愿向 Deadline 妥协、敷衍上交报道,而是私自展开调查。
他注意到柯比对此案非同寻常的关注,几番询问之下,他了解到柯比惨痛的遭遇,于是邀请她做自己的线人。
两人联手,很快从高度相似的作案手法推断出这很可能是一桩连环杀人案。
在警局翻阅了成千上万册命案资料后,他们的推测得到印证——
从 1972 年到 1992 年间,共有八名受害女孩,除柯比外无人生还。
凶手行凶的时间跨度长达数十年。
每一个死者的腹部都呈十字形切口,体内都被留下一样物品,纽扣、钥匙、祈祷卡、金色图钉……
这些物品,又像密码一般将几位毫不相关的死者串联起来。
真相似乎就此有迹可循,然而柯比不知道的是,她所面对的敌人是一个可以操控时间的恶魔……
案件的轮廓,形似许多连环杀人案,女性受害者,手段残忍,留下线索,挑衅警方,制造谜面。
但嵌套进科幻设定之中,则变得更加烧脑、更具可看性。
与传统的悬疑叙事不同,剧集一开头,就亮出了凶手的身份——行迹飘忽、身份神秘的男子哈珀。
于是,看点就落在了凶手如何实施一场令人细思极恐的完美犯罪。
哈珀的出现,始终伴随着从容温和的笑意,却能让人不寒而栗。
在第一幕出场时,他悄无声息地来到年幼的柯比面前,在她身旁坐下。
友善而俏皮地自说自话,却有意无意地一点点靠近柯比,打破安全距离。
一把捏住柯比捕捉到的蜜蜂,若无其事地将它薄薄的蜂翼折下,脸上仍然是人畜无害的笑容……
并且,1964 年他长这样。
将尽三十年过去,他还长这样。
不仅如此,他还可以分毫不差地预言下一刻即将发生什么。
比如在茱莉亚遇害前,在她家中每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都被哈珀事先摆好一张她的照片。
诡异的是,那些照片不来自过去。
每张定格的画面,正是此时此刻手里攥着那张相片、满脸惊恐的茱莉亚本人。
她惶恐逃窜,每逃到一个地方,那里就摆放着一张此刻正发生的画面的照片,预判着她的每一步行动。